袁滋摩崖石刻介绍
袁滋摩崖石刻位于盐津县西南15公里的豆沙关,有213国道从旁经过,为四川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要隘。摩崖刻于巨岩上,地势险要,左下为绝壁,隔朱提江与右面的危岩相对峙,像两扇巨大石门,扼锁通道,为咽喉之地,隋、唐时称为“石门关”。 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南诏王异牟寻派使者请求归唐。唐遣巡官崔佐时与异牟寻会盟于大理点苍山,南诏叛唐42年后又与唐重归于好。翌年唐朝廷派御史中巫袁滋,持节赴云南册封异牟寻为云南王。持册御史袁滋由戎州(今四川宜宾)入滇,经石门(今豆沙关)时,有感而发,刻石记事。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的内容与新、旧《唐书》、《蛮书》、《资治通鉴》等书记载相同。碑刻记载唐与南诏友好关系的史实,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研究唐与南诏的重要实物资料。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滋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盐津豆沙关
盐津县周边景点
-
盐津豆沙关
盐津豆沙关省级风景名胜区距县城20公里。盐津是秦汉以来中原通往云南的通道之一。壁立千仞的石岩,被关河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门,锁住了古代滇川要道。古人由蜀道入滇,此是进云南的第一道关。关上有个唐... [全部]
-
秦五尺道
秦五尺道 五尺道位于豆沙石门关口,现存长约350米,宽1.7米,是迄今秦五尺道上保留最长、最完好、马蹄印迹最多(243个)的古驿道。 五尺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秦国占据巴蜀后,秦蜀守李冰采... [全部]
-
豆沙古镇
豆沙古镇 豆沙古镇,古风、古韵、古道热肠,表达着厚重历史与人文风情;“不到石门非好汉,英雄要过石门关”的英豪之气在此彰显;“脚踏五尺道,追梦三千年”的向往将在这里实现。 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的豆...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