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先贤古墓介绍
清真先贤古墓位于解放北路兰圃西侧。元代以来,中国境内的穆斯林被称为“回回”,因而这里亦叫回回坟。明清中国学者称伊斯兰教义为“至清至真”,因而伊斯兰教又被称为“清真教”,其墓地理所当然地称之为清真先贤古墓了。清真先贤古墓是以赛义德·艾比·宛葛素为首的40多位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的墓地。相传宛葛素于唐贞观初年到广州传教并建清真寺供侨民礼拜。他归真后,教徒为其营葬于此。墓建于贞观三年(629年),至今已逾1300多年,是一座名正言顺的古墓。 相传早期伊斯兰教著名传教士阿布·宛葛素在广州逝世后,为教徒营葬于此,是广州著名的一座伊斯兰教古迹。慕园门额-“清真先贤古墓”。园内为庭院式建筑,广植花木。西面有堂3间,前面为敞口厅,北面为礼拜殿。墓室筑成拱顶,形如悬钟,内成洞形,人在其内诵经或讲话,有回声相应,故俗称“响坟”。墓署唐贞观三年(629年)所建,似不可信。从伊斯兰教的创立、传播及其与中国的友好交往的历史考证,那时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正在阿拉伯半岛忙于战争,以创立伊斯兰教及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根本不可能有伊斯兰教徒到中国传教。但墓的下葬年代也不会太晚,因为从墓园内现存殿堂等建筑物的结构方式看,则为明代建筑风格。 古墓是一座园林式的墓园,四周绕有墙垣,内有拜殿、方亭、厢房,穿过一座悬有“高风仰止”大牌楼而入,沿着一条两侧设有石栏杆的石路,便可步人先贤古墓内。墓室中空外圆,形如悬钟,先贤的坟墓就设在里面。因为墓室内呈拱形,教徒或游人在此凭吊先贤,诵经祈祷或讲话时,声音特别的响亮,且有回响,故这墓又有“响坟”之称。墓园内现存的殿堂及其他建筑,均为明代风格。 节烈流芳牌坊在解放北路清真先贤古墓北侧。为纪念前署陆路提督军门蔡金章的如夫人孙氏而建。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花岗岩石砌筑,冲天式三间四柱,明间宽2.3米、次间宽0.95米,前后柱子,额坊所刻的对联、文字均一样,明间额坊上竖“圣旨”匾,上额刻“节烈流芳”,次间石额分别刻“铁性”和“冰心”,下额刻“皇清旌表”等有关节妇孙氏的身份、年龄和有关“节烈”事迹;明间柱上刻对联“是忠臣家烈妇誓死殉夫日下彤云颁凤诰;真女子中英雄舍生取义岭南青冢荷鸾旌”,次间柱上刻对联“故将军劳瘁捐躯岂料泉台来眷属;如夫人从容就义果然巾帼出英雄”。牌坊装饰简朴,柱前后立抱鼓石。是广州市唯一保存完整的贞节牌坊。 先贤古墓旁,除葬有一些历代有威望的教长以外,还另有“四十一贤者坟墓”。此墓有这么一段神话式的传说:故事发生在唐代,按当时伊斯兰教律规定,凡在礼拜祈祷时,绝不能做别的动作,即使刀斧加身也巍然不动。一次,前来传教的40位先贤正在做礼拜,有一强盗要抢他们的财物。强盗手执利刃,乘他们做礼拜时逐一杀掉。当杀完第40个时,强盗忽生悔念,也自刎死去了。后人殓拾40人遗赅时,亦一并将强盗尸首葬于墓边。至今这里还竖有一清代碑刻记述此事。 20世纪50年代广州市政府曾多次拨款对墓园进行修葺、绿化。今天墓园树木繁茂,环境幽雅,庄严肃穆,被国内外穆斯林视为伊斯兰教圣地,每年均有大批穆斯林前来凭吊瞻仰。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
越秀区周边景点
-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
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在珠江之畔的永安堂大厦(即沿江中路149号),解放前,它曾是仅次于爱群大厦的广州第二高楼。它是著名爱国侨领胡文虎在国内生产和经销“虎标”万金油等良药的主要场所。 永安堂大厦建于二十... [全部]
-
东山湖公园
位于东湖路125号。1958年,市政府组,织全市干部、群众义务劳动,挖湖围堤而成,1959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公园由4条主堤、5个半岛、12个孤岛组成。各堤与岛之间由风格各异的浏览桥相连接。红色镂花... [全部]
-
西汉南越国水闸遗址
介 绍 以前史书记载只知道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将任嚣在番禺建城,史称“任嚣城”。公元前204年赵佗创立南越国后,把任嚣城扩大到“周长十里”,范围在中山四路北侧儿童公园至仓边路一带,也只...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