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湖南 衡阳 衡阳县 衡阳来雁塔

衡阳来雁塔介绍

来雁塔,衡阳名胜之一,距市中心约3公里,与回雁峰对峙,寓雁有来回,故名为来雁塔,该塔兴建的目的是用以导航,类似今日的航标灯塔。塔基为垒石构成,塔身用青砖砌成。整个塔体内为楼阁式,共七层,呈八角形,高28米。塔的第一层东南设门,南向拱门上嵌有清兵部尚书彭玉麟手书“来雁塔”横额的汉白玉碑一块。从第二层起塔身逐级递缩,塔的每层皆设有对称神 ,开两窗四门,可凭远眺望。塔檐为叠座,下无斗拱,外壁饰石图案。拱门上有石质龙凤浮雕。塔角旧有风铃,塔上有铁顶,置相轮。整个塔的结构突出了明代的建筑特点。此塔自建成后,历经多次修缮,保存至今。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乾隆《衡阳县志·古迹》载:“万历辛己(1581),宗伯曾朝节倡郡人建浮屠其上……经十三载而告成。”其后,清嘉庆、道光、同治及民国年间均曾修茸,基本保持明代建筑风格。来雁塔系楼阁式砖石塔,座北朝南,七级八楞,中空,通高36米,底边长7.3米。塔置于须弥座石基上,塔基施图案雕饰。门额为汉白玉石质,中镌“来雁塔”三个大字,系清同治年间兵部尚书彭玉麟书丹。塔旁原建有山门和双练、印湘二亭,均废坛;宝瓶于1944年部分毁于战火。1989年,市政府对来雁塔进行全面维修,修复了塔体、塔檐以及各层檐角和塔顶上的鳌鱼、狮、龙、卷草等堆塑,复原了宝瓶、垂带踏跺和二、三级外檐上的石栏杆,恢复了山门。时,市长苏建民作《续修来雁塔记》,由文化局长李正南书丹,镌碑嵌于第一级门洞左壁。来雁塔于1959年和1974年两次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10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夫之故居

衡阳县周边景点

王夫之故居
王夫之故居

王夫之的故居湘西草堂,座落于衡阳县曲兰乡湘西村菜塘弯,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有茅屋三间,左为住房,右为书房。王船山先生后半生在此潜修十七年,遗著 800 余万字。 1981 年湖南省文化... [全部]

川口洞
川口洞

川口洞在衡阳县城东部62公里花桥乡内,四周群峰竞秀,峭壁峥嵘,岩下横亘一空洞,似弧形拱桥。洞高20米,长250米,可容千人,洞内有钟乳石悬垂,千姿百态, 有泉水从石隙中流出,引入附近龙溪桥水库。 夏... [全部]

夏明翰故居
夏明翰故居

夏明翰故居在札梓乡,夏明翰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发展的0第一批党员。 曾任武汉农-动讲习所秘书,英勇就义的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流传至今。 伊山 [全部]

伊山
伊山

伊山在杉桥乡,为东晋桓伊读书习武之地。桓伊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淝水之战的东晋主将,功成身退,到伊山隐居。山上寺院称伊山寺,鼎盛于明、清二代。寺院三进,占地5000平方米。石质庙门上的大匾“景德禅寺”为... [全部]

何家皂北宋墓
何家皂北宋墓

何家皂北宋墓在金星乡。1973年10月,发掘出一座北宋晚期的石椁墓,石椁与木棺保存完好。随墓出土有陶器、木器、铜镜、铜钱、银器、稻谷和穿裹大量丝麻织物的男尸一具,尸体某些内脏器官虽已变形解体,但其躯...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