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河南 周口 淮阳县 周口画卦台

周口画卦台介绍

画卦台,亦名八卦台,又曰八卦坛。清《一统志》称揲蓍坛,位于县城北一里龙湖中,台呈龟形,高2米,面积6600平方米,四面环水,为古陈州‘七台八景’之一,名曰‘蔡池秋月’。196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八卦台及坛,县北一里,古伏羲氏画八卦于此”。八卦是太昊伏羲氏的一大创作,以揭示自然规律为主,是我国先民们认识社会现象最原始的记录。该台上很早就有庙宇,是为纪念太昊伏羲氏在此发明八卦而建的。始建于何时无考,据《淮阳县志》载:明英宗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知州张志道增筑亭、垣、十三门、石刻一座。此后历代均有修筑,增加到有大殿七间,石刻四座,东西厢房各三间、房二座、卷棚五间、黄瓦八角亭一座等建筑。建国后仅存八卦柏一株,宋熙宁年间铜伏羲像一尊。 现已恢复大殿厢房、八角亭,其他也在恢复中。 今人牛明领先生有诗赞曰:一画开天文明始,华夏千年帝业基。 蓍草白龟皆灵物,秋月蔡池俱神奇。 虬柏屈身倚何处,卦台直面朝天趋。 先贤驾鹤早逝去,留待后人悟天机。 八卦柏 八卦柏当地人称歪柏树,据考证,此柏已有千年的历史,从四面八方不同角度看,此柏向不同方向倾斜,奇妙无穷,令人叹为观止。为古陈州标志性景物之一。 白龟池 画卦台前有一池,叫“白龟池”。相传伏羲氏于蔡水得白龟,凿池养之。白龟池与湖水相连,风光秀丽,有“蔡池秋月”之美称。1984年8月16日,一只白龟再现,为东关王大娃所获,体重650克,腹、背呈乳白色,龟甲高隆,甲上图案13块,甲周图案24块,眼似珍珠四肢有鳞,尾巴较长,为稀世白龟。经专家鉴定,龟龄250余岁,使“白龟献瑞”这一古老传说得以印证。 白龟石雕 这只石雕的白龟就是按照白龟放大一百倍的比例雕刻的。这只白龟是雌性,重650克,年龄是250岁左右,背部乳白色,腹部纯白色。它的结构是:背中甲是五块,表示五行;由此而外左四右四共八块,表示八卦;左右连接背中上下两块共十块,表示十天干;背中余三块,表示三才;周边左十二,右十二,共二十四块,表示二十四节气;腹部有十二块,表示十二地支;背部、腹部再加上四肢与尾首,共六十四块,表示六十四卦,这一系列奇特的数字均与阴阳八卦之数暗合,因此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传说伏羲根据八卦治理天下,使人们变得既聪明又勇敢,八卦的原理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分到六十四为止。目前,我国医学界运用八卦的原理攻破了不少疑难杂症。电子计算机也是根据八卦的二进制原理制成的。总之,八卦这部无字天书正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人们对伏羲这座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八卦台怀有浓厚的兴趣。 另一块汉白玉龟,是1997年深圳企业形象协会会长、美籍华人贺懋华先生观看白龟之后捐赠的。 八卦亭 这里原来修了一个八卦亭,八卦亭天花顶上描绘的是先天八卦太极图。奇怪的是,1994年夏天,一场龙卷风把整个上盖旋到了龙湖之中,易学人士解释说,这是把天机公开出来了,太昊伏羲氏唯恐再触怒了上帝,就一阵旋风把亭台拆掉了。 画卦台是淮阳“七台八景”之一,充满了玄机。清代诗人雷方晓的《蔡池秋月》曾这样描绘: 闻道灵龟旧在兹,秋来光景动幽思; 一轮皎洁荒台月,半亩澄清碧水池。 衰柳堤边风淅沥,古碑亭外影参差; 闲看八卦羲皇画,恰是天心夜静时。 周口弦歌台

淮阳县周边景点

古粮城
古粮城

古粮城 古粮城位于县城北1.5公里的蔡河之滨。城门上有楼,绕以周垣,旧以贮江淮漕运之粮,后周显德年间,曾凿河穿城而过,并在城内修桥一座,后建洪福寺于此,今废。 信息来源:淮阳政务网固陵遗址 [全部]

固陵遗址
固陵遗址

固陵遗址 固陵位于县城西北12.5公里,即柳林。据考证,固陵故城宋后被黄河水冲没。1958年群众打井时,曾发现在7米以下有瓦罐,还挖出棵桑树,直径约0.7米,高约2米许。足以说明七米以下尚有遗迹可考... [全部]

临蔡故城
临蔡故城

临蔡故城 临蔡故城位于县城东北12.5公里(今临蔡乡政府所在地)。《河南通志》载:“汉光武帝与王莽相据,筑城临蔡河(今老黑河古为蔡水),故名临蔡城”。《隋书·地理志》载:“开皇元年(581年)陈郡改... [全部]

杨湖冢遗址
杨湖冢遗址

杨湖冢遗址 杨湖冢遗址位于县城东北临蔡乡杨庄户村西约500米处,狼牙沟北岸,是一座周代文化遗址。197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积1000余平方米,高出地面半米左右,文化层深近1米。出土文物... [全部]

陈楚故城
陈楚故城

陈楚故城 陈楚故城(今淮阳县城)是西周至春秋末陈国的国都。公元前278年楚都“郢”被秦所破,楚顷襄王迁都于此。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在此建立了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 《元和郡县图...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