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四川 绵阳 梓潼县 七曲山大庙

七曲山大庙介绍

自古以“东依梓林,西枕潼水”得名的川北梓潼,素有“蜀道南大门”之称,建筑辉宏。大庙始建于晋,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晋代张亚子而立的“亚子祠”,元初,张亚子-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造“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形成了一组结构宏伟、体系完整的古 迹建筑群,整个大庙一万二千多平方米,为文昌宫和关帝庙的总称,由23座不同时期的建筑群所组成七曲山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代到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建筑史的珍贵实物资料,现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大庙在布局上,依山造势,显得极其宏伟壮观,古建筑、古柏、古道、九曲潼水互相辉映,既为祭祀圣地,又是风景名胜区。 七曲山大庙,位于县城之北9公里,古名善板祠,唐改名七曲寺,南宋又改名灵应祠,元改称文昌帝君庙,明清则改称太庙、大庙。自唐、宋两代皇帝将梓潼神追封为“王”的爵位后,地方政府即从南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开始,按王府格局续修七曲寺,建成后即敇庙名曰:“灵应祠”。又经历代维修扩建,整个建筑共占地1.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从而形成结构宏伟,体系完整的王宫建筑群。今存元、明、清之殿宇亭台23处,以真庆宫之百尺楼、正殿、桂香殿为中轴线,其余建筑物,则依山造势,顺其自然,向左右延展。整个建筑集南北风貌于一体,既有如正殿、桂香殿、天尊殿的雄伟庄重的北方风格,又有如风洞楼、瘟主殿等建筑雅致奇秀的南方风韵。这片古林深藏的洞天福地,因其建筑群错落有致,风格殊异,突显“林富其幽,山壮其势,水秀其姿,洞观其邃”的特点,不少古今人士均称其是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庙宇构筑方面的具体实践。主要建筑有: 百尺楼 又名忠孝楼、星主楼、魁星楼,为大庙的皋门(正山门),始建于明代。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毁于野火。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四川布政司布政使刘应鼎(康熙五十年任梓潼县令)巡视川北,至梓潼,见大庙之百尺楼和正殿为野火所毁,发出“绣柱雕梁,悉荡于野火”的惋惜感叹,即倡募重修,并亲自撰写“化缘簿序”,经募集资金后,次年依貌重建。重建之楼,为一底两楼的大木结构,通高33.15米。楼基建在由大型条石砌成的高台之上。采用通柱手法,用46根通天大柱,每根圆柱周长1.42米,凌空托起一座三层高的百尺大楼,雄伟壮观,引人注目。二楼两侧有长4.4米、宽3.9米的回廊两道,与正殿拜厅高歌台和钟鼓二楼相接。楼顶为重檐歇山造,复盖灰色筒瓦,脊饰火铢、蝙蝠、水兽、山鸟,形态古朴。上层前后檐各长3.4米,中层前后檐各长3.1米,底层前后檐各长1.8米。底层明间是过道,次间分别左右,各塑白马一匹,御人一躯,左手牵马,右手执鞭(白马与御人像毁于文革)。楼体从上而下,逐层缩小,形成上大下小,层次变化分明的造型,与北京前门建筑结构相似。二楼正中,供俸魁星神像一躯,高约4米,面目狰狞,张口怒目,赤发上竖,上体裸露,右手执笔上举,作点划状,左手前伸,中指与大指弯曲成“O”状,形成敕法手式。左脚后翘,右脚踩在浪翻涛涌之中的巨鳌背上。两肩风带飘拂,似腾云驾雾之姿。魁星是奎星之讹,奎星共16颗,为西方白虎第一宿。清人顾炎武说:“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年,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象奎,而改奎为魁,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斗。”魁星之像即“鬼举足起斗”之像。神位两侧,曾有一联,联文为:“帝君仕晋为主将,斗魁置上将次将之位;枢府有星名文曲,原本从七曲九曲而来”。旧时文人赴京赶考,路经此地,必拜此神。 正殿 位居真庆宫中轴线的中心部位,是供俸文昌帝君的主殿。据清咸丰版《重修梓潼县志》记载,灵应祠肇造于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后渐有毁损。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蜀王朱椿(明太祖之第十一子,-为蜀王),拨银三万两,仍按王宫仪制进行修复。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毁于野火,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重建。正殿前置皋门,左右(南北)配有戟门,北曰迎祥门,南曰化吉门。由皋门而入,登二十四级乘带踏道(俗称二十孝石阶)。踏道之中雕刻有“九龙朝圣”的浅浮雕图案,以示殿宇之庄重、肃穆。升阶后,即入拜殿、高歌台(献舞乐、祭祀、行大礼之殿)。拜厅高歌台之北有鼓楼,南有钟楼,有联语曰:里通言相外;声在有无中。正殿呈正方形,穿斗抬梁,大木结构,十一架梁前后乳栿搭牵五柱,通高12.3米,面阔22.5米,进深四间21.5米,明间及次间为殿堂,两稍间系走廊。其斗拱分配均为四铺作,泥道拱雕饰菊花图案,施以五彩编装,成为装饰斗拱,唯屋前后乳栿前端延伸出柱头之外,其上置以大斗,并雕饰螭首(螭,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屋脊为单檐歇山造,复盖绿色筒瓦,饰火珠、鸱吻。拜厅之南北两壁,绘刻有麒麟各一幅。正殿陈列神像9躯。文昌像居于正中高台,全身鎏金,头戴冕旒,身着绣龙袍服,执笏正坐。左右8躯侍神,自外至内可分为四组,第一组值殿功曹左右各一人,第二组录事仙官左右各一人,第三组左考功郎,右文选郎,第四组左天聋,右地哑。上列9躯神像,后背均有铭文,铭文为“崇祯元年陕西金火匠人薛姓”铸。正殿拜厅悬有乾隆时期四川总督岳钟璜撰写的“紫极敷文”横匾一通,其后,又悬有-长张爱萍补书的“开物成务”横匾一道。殿柱有楹联,其中二联之联文为:“列天上星精两字传心惟孝友;掌人间禄籍千秋大业在文章。”“七曲山九曲水古柏森森是胜地;十年木百年人众生芸芸仰文昌。” 桂香殿 位于正殿之后,初建于南宋,历经明洪武和清乾隆两朝大修,致使殿貌如初。道家谓“梓潼神居真庆宫桂香殿”,殿前有明代所植丹桂四株,道家谓梓潼神真庆宫有“玉阶七曲,丹桂千株”。明人《文昌祠记》云:“后为桂香殿,月季秋飘,一邑尽染,是为蜀王府建”。桂香殿为宫苑式大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式,屋顶复盖绿色琉璃瓦,脊饰火珠,两端鸱吻,张口含脊,翘尾奋爪,体态粗巨,十分生动逼真。殿基呈长方形,展堂通高11.2米,面阔三间,长19.94米,进深三间,宽15.67米。平面柱子排列整齐,采用减柱手法,减去内柱一对,只用四根内柱承托屋面。角梁制作别具一格,母角梁后尾插于内柱,而子角梁交于距内柱米许的蜀柱上,翼角平出,柱角侧角明显。阑额上不施普柏枋,前檐施四铺作斗拱,栌头直接置于阑额之上。其余三面的檐额上直接放置垫木和檐楞。殿内陈设有文昌坐像一躯,高4米,侍从神两躯,高2.5米。并有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铸造的五脚鼎一只,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元)铸造的四脚日月鼎一只。尚有南宋淳祐年(公元1241—1252年)铸造上部为花束,下部为宝瓶的烟薰一对。此数件铁铸文物,线条流畅,古朴典雅,堪为精品。特别是两尊侍从神像,天聋捧印,地哑持卷,笑容可掬,极富个性,突显“言者不能知(天聋),知者不能言(地哑),”以避泄漏天机的寓意。殿柱有楹联:“小住为佳有数亩绿云一庭丹桂;大观在上看千门紫气万笏青山。”“翼宿聚精英七曲山千秋圣境;拨经传孝友普天下第一斯人”。 啓圣祠 又名圣父殿、啓圣宫,为供俸梓潼文昌之父显庆慈佑仁裕会德王张隆祖的殿宇。殿广三间,进深三间,六架椽屋,檐柱四根,内四柱有收分,前后用乳栿,单檐歇山造,脊饰火铢,复盖灰色筒瓦。四隅翼角斜栿状,前詹施柱头斗拱四朵,补间铺作斗拱二朵。内壁绘有壁画二祯,地面用灰色大砖镶成太极图形,该殿无始建年月的铭文,据其形制推断,当属明代始建,清代维修。殿前悬有果亲王(康熙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撰写的“张翼精英”横匾一通,梓潼知县刘国策亦于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立有横匾“观文成化”一道。 白特殿 古名善板祠。又名恶子祠。《华阳国志》载:“梓潼县,郡治,有善板祠”即此。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代维修,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重修。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知县蒋仕椿倡募培修。殿宇为大木结构,截面呈正方形,六椽栿,重叠而成,采用减柱法,减去一内柱,梁架置于前后撩詹枋上,不置于柱头之上。柱础为明式复盆状。无斗拱、雀替。梁栿三间施以驼峰,迭垒而成六椽栿梁架。殿后壁为山,有一山洞,高约1米,深2米,洞底有孔穴,呈漏斗状,深浅不等。道家称此洞为“紫府飞霞洞”,赋诗称“飞霞龙洞接灵关,变化文昌第一山”,民间传说张亚子年轻时,常骑竹马(金竹棒)从此洞去陕西咸阳读书,早去晚归,神速异常。洞前尺许高的须弥座上,塑有文昌骑白特像,侍神为天聋、地哑,背负琴、剑、书、箱作行进状。殿左右墙壁,有四幅石刻壁画,其内容为:文昌披发执剑,站立望水亭前,眺望滚滚潼江水洪流;文昌骑白特行进图;文昌穿便服,挽发髻,盘坐盘陀石之禅定状;文昌穿朝服正坐状。惜大部残损。殿左右悬挂楹联颇多,主要有“骑来白特能空骥;为尔苍生始出山”。“星耀三台,伫望吉云萦渭北;灵钟七曲,还期华月照关西”。“宏化二千余年修善修福;现身一十七世为国为民”。较珍贵者,为明代文人冯梦龙先生所撰之联,联文曰:“梓潼帝君乘白特下临凡界;三清老子骑青牛西出函关”。 风洞楼 又名大悲楼,因楼下为白特殿,殿后壁有山洞,俗称风洞,故名风洞楼。民国35年(公元1946年),成都昭觉寺住持和尚智光法师遣徒海灯和尚住持梓潼七曲山大庙。其间,海灯法师于风洞楼塑释迦牟尼和千手观音神像各一尊。佛有“大慈大悲”之性,故尔又将此楼称为大悲楼。时值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手书写“大悲楼”横匾一道馈赠大庙。风洞楼为纵距形,屋面卷棚式顶,复盖灰色筒瓦,垂脊饰以走兽,翼角置螭首,面阔一间,进深二间,前簷角柱则是后金柱的向上延伸,从而形成六楹二间之矩形0。前壁置窗棂可眺望七曲柏林。该0具有南方园林式建造风格。楼阁正中悬有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字样的匾额一道,可证此楼建于明代初期。楼内原供俸有农民起义领袖“禄袍金身”的张献忠塑像一尊。史载,张献忠,号敬轩,陕西延安柳涧人,随高闯王高迎祥在陕西举义-明廷,张献忠系高闯王义军之第八营,故尔人们又称张献忠为八大王。曾五次率义军入川,三次路经梓潼。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元)六月,从武昌率大军30万,集木船万只,高树“只杀-,不犯顺民”的旗帜,挥军入川,八月取成都,建国大西,改元大顺。献忠见李自成既克北京,又遣军入川,占据川北,于心不安,即遣虎威将军艾能奇平定川北,艾能奇率军与李自成部将马科大战于绵州桃子园(今绵阳市游仙区游仙场石板垭至小龙山一带),艾能奇战败,张献忠即亲提大军与马科接战,大败马科,并将马科逐出川境。张献忠率得胜之师回成都时,入梓潼七曲山文昌庙,与张亚子联宗,封张亚子为始祖高皇帝,建太庙于山。据《罪惟录》记载,献忠提兵逼剑州,偶憩梓潼庙,问左右此庙为何神,左右回答神姓张名仲。献忠暗喜,此乃吾祖也。祷告神佑。后果然大胜,献忠乃自称皇帝,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于是发银五万两,夫数千,重立梓潼庙,金碧极丽。立大石,献忠亲作诗书其上,以答神贶。诗曰:“一线羊肠游天堂,此处万事永无忧。神是仙来仙是神,世世流传与天休”。清顺治三年(公元1647年1月2日)冬月二十七日,张献忠与清军大战,被清军萧亲王豪格的部将雅布兰射杀。《东华录》记载:“献忠既死,川民德之,立像于梓潼县北七曲山风洞楼上,绿袍金脸,香火不绝者近百年”。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绵州知州安洪德奉四川督院扎饬,清查川北道“啯噜匪类”务期“协平、根绝”,随同人员有潼川府知府王成彦、罗江知县李德翰、绵州知州杜兰,在梓潼“清查”期间,入大庙,见风洞楼张献忠像,惊呼“大不类神,乃献贼之像也”。即行捣毁,并立有《除毁贼像碑记》一通,立于风洞楼。1987年9月6日,全国明末农民战争学术研讨会在绵阳和梓潼两地召开之际,又重新泥塑张献忠坐像一尊。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王纲,为其撰有楹联一幅,文曰:“七曲旧家庙,金脸绿袍雄姿重显千秋毅力;蜀道翠云廊,古柏青山绵梓永留万世英风”。 瘟祖殿 位于启圣殿左侧,始建于明初,明末毁于野火。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7年),由县教谕郝光策、举人蒲轮、千总余大鹏、贡生吴道隆等领衔倡募重修。殿堂不同于飞檐翘角的北方宫苑式建筑,而是典型的玲珑细巧的南方园林式建筑。用材小巧轻便,无大檩大柱,柱椽砍杀细致,屋面翼角的“柱生起”较低,“举析”平缓,殿外置石砌勾栏。殿堂天板绘有菊、竹、兰、梅花等苏式图案。门楣、落罩、棂窗、剳牵等门壁设施,均缕刻木质芍药、兰草图案,外表鎏金,玲珑剔透,富丽典雅。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明间歇山造,脊饰及吻兽均用瓷片镶嵌,突显其明快、灵巧的特点。殿内供俸的瘟祖,曰“英显王”,不是其它庙宇的“匡埠真人”。英显王乃梓潼神的化身。《文昌大洞治瘟宝箓》记载,玉皇派春瘟青袍力士显庆将军、夏瘟红袍力士显应将军、秋瘟白袍力士感应将军、冬瘟黑袍力士感成将军、中瘟黄袍力士感威将军,下临凡界,对不服“王化”的黎民施用瘟疫惩戒。后来五瘟擅用神力,滥施瘟疫,且不受管束。张亚子的父母皆受其害。孝子张亚子发誓要惩治五瘟,得到元始天尊相助。天尊赠送张亚子《文昌治瘟宝箓》一部,内有遣瘟、绝瘟、止瘟、治瘟的神符41道、神咒17条。文昌用此将五瘟收入麾下。从而文昌就成五瘟之祖。殿前之石质檐柱刻有楹联二幅:“疫病全消,特为斯民挥如意;圣神莫测,更于此处显化身”,此联为梓潼籍举人蒲轮题写。另一联系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梓潼知县桂良材题写,联文为:“时气本流行,知轻重实神所施,禳祷原非解厄法;天和能感召,看殃祥由己自作,灾侵岂入善人家”。 家庆堂 又名啓元殿,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梓潼知县袁还朴倡化培修。殿基通长17米,通宽16米,殿广3间,进深3间。屋顶单檐歇山造,复盖灰色筒瓦,正脊之中塑有一款三重0的装饰物,楼阁底部又塑有弥勒一尊。脊上吻兽均为蹲兽,四隅翼角分别塑苍龙(神物)、白虎(神兽)、朱雀(神鸟)、玄武(神蛇)四灵,以正四方。以应“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雀玄武顺阴阳”的民俗信仰。歇山下端,又塑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的人物造像。家庆堂殿宇系大木结构,明间为次间的一倍,正间斗拱六朵,次间一朵,侧面三朵。昂头下垂,变形作莲花状。殿前用条石码砌有6米高,层分24级的垂带踏道一通(俗称二十四孝石梯)。殿内供俸之神像,系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梓潼知县李登瀛根据《文昌化书》所记,文昌一家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家庭而设计造型的,正中供俸张亚子父母亲、祖母。两侧供奉其子女、孙、孙媳。原塑像在1966年的文革时期被毁。2001年补塑张亚子五世同堂群像于一堂。其神像是:圣父、显庆慈佑仁裕令德王;圣母、昭德积庆慈淑恭慧妃;圣后、恭顺淑应德慧昭懿妃;长子、嗣德履孝王;次子、昌德立孝王;长子妇、善助显懿循孝夫人;次子妇、顺助慧懿克孝夫人;女、淑真妙静公主懿孝夫人;婿、恭列侯;长孙、绍庆昭灵至孝侯;长孙妇、淑应绍孝夫人;次孙、承应宣灵顺孝侯;次孙妇、慧应体孝夫人。共13躯。殿堂正中悬有横匾:“太极真元”。并有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四川学道提学使何绍基(今湖南道县人)所撰楹联两幅:“山高水长天下奇观第一;臣忠子孝人间显庆无双”。“瑞启清河乾坤正气;祥钟紫府存友重光”。 天尊殿 位于七曲山主峰鳌山之巅,因此山酷似皇宫玉阶石上的巨鳌故名鳌山,清同治年间曾悬有“天下第一名山”的横匾一道。天尊殿雄居其上,为七曲山大庙最高处的古建筑物。殿之四周均用砂石码砌成长方形须弥座,将殿基牢牢箍扎。殿堂使用外檐柱14根,内金柱6根,构成一个外圈套内圈的双层套柱平面,框架之间又采用梁枋与斗拱拉连,檐柱上面使用阑额,柱下用地栿连结,能较好防御地震时的水平压力和纵波破坏。梁架结构与斗拱、昂枋等构件的交接点,使用榫卯组合,不用楔梢。殿内澡井,明栿施旋子彩画,线条流畅。殿前檐柱接阑额处,左右有龙形雀替,龙口张闭相望衬以柱头铺作斗拱16朵,补间铺作斗拱19朵,古朴精美,十分壮观,殿堂呈矩形,面宽三间,进深四间。著名建筑教育学家梁思成于民国6年(1916年)率“中央古物保管调查组”亲临大庙,实地考察后,十分推崇天尊殿,他在所著之《中国建筑史》中写到:“四川梓潼县西北七曲山,山顶柏林文昌宫,殿堂多座,为明代所建。其中天尊殿在院内最高处,结构较为宏丽。殿广三间,深四小间,单檐九脊顶。其斗拱之分配,前面单抄双下昂,背面及两侧仅在柱头施栌斗挑梁,如鹫峰兜率殿之制。其前面斗拱两昂不平行,第二层昂尾挑承平杆之下。内部梁架作杈手、襻间、替木等;梁栿上施蜀柱及十字斗拱,与元代宣平(今山西武义)延福寺大殿颇有相似之处。殿堂营建年代文献无徵,其结构样式,当为明初或明中叶所构也。”天尊殿左侧配殿为太子殿,正中塑张亚子长子、次子座像,东为伯夷、叔齐二贤人,西为牛王、谷父、蚕女。右侧配殿塑有三霄娘娘和药王孙真人像。2001年对配殿重新改造后,亦对塑像作调整,右侧配殿重新塑女娲、九天玄女、泰山娘娘(碧霞元君)、送子观音、药王。左侧配殿重塑牛王、谷神、嫘祖(蚕神)等像。殿前有观象台,俗称八卦井。观象台中有一石柱,石柱四周用石制华板砌成八方形围墙,周长16米。石柱下刻云纹,边缘浮雕花草,平面刻九龙环绕。中层刻有八卦爻辞。道家又将观象台称作升章台,即道士作完道场或法式后,向上仙升报文书的地方,亦叫升章池。天尊殿主殿原供俸有元始天尊像一躯,侍神二躯,金仙十三躯。1991年,主殿重塑后,成为三清(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和十二金仙之神像。殿前悬有横匾:“道冠古今”和“德参天地”二道。并有楹联,文曰“法映天地人是为神仙祖;教阐释道永作帝王师”。 关帝殿 位于“四万株松之斋”右侧,由臬门、拜厅、正殿三部分组成。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和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两次培修,1981年因雷暴击毁屋面,1982年再依貌作大规模培修。关帝殿呈正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屋顶单檐歇山造,复盖绿色琉璃瓦,脊饰火珠,上竖铁质单寿字,两端鸱尾吻脊。减柱造法,减少两根内金柱,增加殿堂实用面积。内四柱有柱侧角,柱子粗大,周长3.3米。柱础鼓状,刻香草花纹。梁架少用短斗,大多为搁榫。阑额正间斗拱4朵,次间各3朵,转角各1朵,前檐檐额施用普柏枋,宽而薄,檐额狭而高,两头出“霸王拳”,属元代手法。殿内明间有高大木门六道,腰花板嵌装透雕花卉,障水板又刻有半浮雕变形图案,并绘有寿字花纹。四道木门,雕刻有门画四幅,左侧两幅,文昌伫立在兰天白云之下,地上有古树,花草和溪流,其中一幅,有梅花鹿一只在草丛中顾盼,隐喻“有禄”;右边两幅,一幅为文昌身后有侍从手托一盘,盘中装梅花鹿一只,叫“晋禄”。另一幅文昌身后的侍从手捧托盘,盘内为一顶官帽,喻意“加官”。四幅门画喻意“加官进禄”。清华大学教授黛妲考察此门画后评价说:“线条工丽古朴,画面圆润浑厚,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殿内供俸之主神为关公,头戴冕旒,身着绣龙袍,腰系玉带,执笏正坐,丹凤眼、卧蚕眉,长须美髯,不怒而威。左边侍神为关平、关兴、赵磊;右边侍神为周仓、廖化、王普。主神关公,姓关名羽,字云长,又字长生,河东解州人(今山西运城)。三国时,先后被蜀国封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前将军、汉寿亭侯、壮缪侯。史载,关羽与先主刘备和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结义为异姓兄弟,他们“寝则同床,恩如兄弟。”之后,即跟随刘备东征西讨不避艰险。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大败刘备之军于小沛(今徐州),刘备逃往河北,关羽保护刘备妻小,被曹操俘获。曹操知关羽是将才,便用重金和美女相诱,欲使关羽归顺。并遣关羽的同乡荡寇将军张辽劝关羽弃刘归曹,关羽曰:“吾深受刘(备)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后,袁绍遣军攻曹操,关羽为曹操充当先锋,斩袁绍之大将颜良,解曹军的危难。关羽为曹操立此战功后,即告别曹操,保护刘备妻小前往翼州(今河北)刘备的寄身之处,使得刘备能与妻子、兄弟重新团聚,并收拾小沛之役失散的部众而重振大业。后人对关羽与刘备、张飞结成拜把兄弟,并发下“患难与作,生死与共”的誓言,关羽对此誓言又表现出“一诺千金,诚守信义,至死不变”的忠勇壮举,还为弟兄义气而勇于两肋插刀,且不为美女和金钱的吸引所动摇的情操,均为后人所敬仰所尊重。关羽由人成神,自晋至唐,在民间影响不大,唐时记载称为关三郎,尚视为人鬼之流。北宋末年始从民间信仰进入朝廷,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始敕封为崇宁真君,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追封为武安王,配祀于武成王姜太公之侧。元文宗乃封为英济王,明初始封为侯,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5年)方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敕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从此成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肩而为人神之首。关帝殿前曾悬有“义薄云天”、“万古人极”、“忠义参天”以及(清)湖南提督书写的“天大将军”等横匾四通。并有:“赤面秉赤心赤兔追风,驰骋时不忘赤帝;清灯观青史青龙偃月,隐微处无愧青天。”“秉烛非避嫌,此夜心中惟有汉;华容既感德,当年眼底已无曹。”还有现代书法家冯健吾书撰之“万章古柏环宫观;七曲崇山接剑门”等楹联四帧。 盘陀石殿 乾隆版《梓潼县志》记载:盘陀石在七曲山忠孝楼之北的重阶上,其石圆如磨,高三尺许,上肖帝君圣像,踞胡床盘坐。有石坊曰“盘陀仙迹”。殿堂阔三间,进深亦为三间,单檐歇山造,覆盖黄绿色琉璃瓦,前檐下设门窗,其余三间砌墙,与柱同高。台基为条石砌成,正面置垂带踏道。梁架结构简练,殿堂四周檐柱10根,殿内金柱2根,前檐两角柱有侧脚,约为柱高的2.4%,柱子排列纵横成行,唯两根后金柱和前檐明间两柱减去,前檐斗拱为五铺作双下昂,单拱计心造,因前檐明间两柱减去,而无柱头号铺作斗拱,故尔又用补间铺作斗拱3朵,其斗朵形制,外跳不用令拱而直接用散斗承托撩枋,斗拱后尾出靴革契 。其梁架置配,由于减去后金柱,加大了室内空间,三椽栿就直接榫于前金柱内,上承托平梁,中间用蜀柱支撑,使得整个梁架结构显得简练、明朗、古朴。经四川省古建专家李显文等鉴定后认定为“盘托石殿建筑结构经初步分析,盘陀石殿是一座具有早期木结构建筑特征的堂殿,建造时代应该略早于阆中永安寺大殿,即是一座元代早期的建筑物”。殿内有一长4米、宽2.8米、高0.85米的形同山脊的石头,名盘陀石。乾隆《梓潼县志》称“石上有圣像,据胡床盘坐”。此“胡床”之形,显与蒙古人入主中原后的习俗有关。殿堂内金柱之上还塑有盘龙两条,相传张亚子在盘陀石上诵经修练,经元始天尊点化后,即羽化成仙。殿前悬有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梓潼知县刘国策所撰写的对联一幅,文曰:“在天垂象光照日月;过化存神泽被士民。” 应梦仙台 位于关帝殿之西,乾隆《梓潼县志·文昌祠记》曰:“再北升为应梦台,象八卦,中有石床,壁间绘应梦事迹”。据此文所述,应梦仙台当为明代或明代之前的建筑,清代又重建。仙台为八角攒尖顶独梁式砖木结构建筑,单檐硬山造,顶饰火珠,火珠底座饰以仙人骑鹤飞渡西天的瓦饰,复盖筒瓦,墙体四周全用条石垒砌。亭内正中置石床一张,正壁书有“漏澈华胥”四字。相传唐玄宗入蜀,行至大庙山晋见张亚子后在此石床小憩,恍然入梦,忽有一书生告曰:“安禄山、史思明已溃败。”明皇惊问:“先生何许人也?”书生答曰:“晋时七曲山隐士”。明皇再问书生,书生笑而不答。翌日,长安来报,果证其言。明皇差人寻访其士,乡人告知乃七曲山张亚子。明皇感其预知,遂封张亚子为“左丞相”,并于垂带踏道下建一石坊,额书“应梦仙台”。正壁之“漏澈华胥”四字,乃(清)道光时的梓潼贡生潘永澈所书。其“漏”字,乃古人计时器“更漏”的简称,“华胥”为传说中的国名。《冲虚至德真经》中记述黄帝曾说:“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意为白日睡觉,在梦中游历华胥国。唐玄宗亦于此做一个“心驰四极,神游八荒”、“长安告捷”的美梦,这不正好似“梦游华胥”的情景。清代之前,悬有楹联一幅,联文曰:“仙去多时,大梦至今犹未醒;我来未午,小坐此地宜深思”。清初该联之下阕损毁。1979年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清华老师补撰联文,曰:“神游未远,青山不老可重来”。并由原东北大学、射洪中学教师、著名书画家孙竹篱先生补书。 望水亭 位于百尺楼之西的孤峰之巅,残碑记载,明熹宗天启二年正月(公元1622年),龙安府平武县高唐乡万福里肖家寺信众肖士柏等人,到大庙朝拜文昌时,听说张亚子当年为救父母,从龙安大河借来江水淹没许州,为掌控水情,张亚子便在七曲山滨临潼江的山头瞭望水势,以便适时导水外泄而拯救父母和黎民。肖士柏等为张亚子对亲孝、对民慈的善心所感动,当即捐资千钏,于张亚子瞭望水情的地点修建—祭祀亭。祭亭竣工后,取名“望水亭”。康熙七年(1668年),龙安府高堂乡肖家寺乡约肖九亭等肖氏后代,再次捐资维修。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历经百年苍桑后,“望水亭”已“年远倾颓,墙损瓦破”,梓潼知县朱帘再次重建。始形成八方石砌墙体,木梁架柱,八角形攒尖顶,单檐硬山造,顶饰火珠,复盖灰色筒瓦,亭内供俸张亚子塑像一躯。亭内留有明、清两代名人诗句。(明)张溥之诗为:“为救慈亲涌洪流,许州桑田栖海鸥。黎民虽遭一时苦,落得孝字永千秋”。(清)人远眺亦留有名句:“蓬来如可到,佐酒望水亭。远水兼天净,高山拥县青。汀烟轻冉冉,楠树色冥冥。剑阁星桥北,江猿吟翠屏”。 晋柏亭 位于应梦仙台右侧,亭内四壁概用石板砌成,高2米。中有“晋柏”一株,高数十米,相传为晋代张亚子植。据史料记载,此树早在明代已死,但历经千年风霜,雄姿依然犹存,身干如铁,盘踞如虬龙,民间喻此为“晋柏穿云”,又是梓潼八景之一。石亭有门联曰:“同孔坛杏有干有年;如佛子孙不生不灭”。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梓潼县政府又在“盘陀殿”下,建一六角亭,名曰:“晋柏亭”,由六根木柱承托,六角攒顶置火珠,翼起翘,复盖灰色筒瓦,两柱之间顶部,安置方胜纹棂窗,置花牙子雀赞,雕刻花卉、卷草,绘苏式彩画,东西南三面置飞椅。此亭小巧别致,原悬有楹联,1966年毁于“文革”。1998年由前任梓潼县长谢志超(1957年任梓潼县长)补书,联文为:“一亭俯青山绿水;万树引细雨和风”。 七曲山大庙,是文昌帝君祖庭,号称“帝乡”,是文昌遗迹的集中地,除上列各殿、楼、亭、台之外,尚有时雨亭、吉阳堂(1993年改建为观音堂),饮马池、灵官楼、五瘟殿等,均是开发旅游产业的好景点。 七曲山大庙为AAAA级景点 七曲山大庙 梓潼翠云廊

梓潼县周边景点

梓潼双峰寺
梓潼双峰寺

梓潼城南二十三公里处,有一古寺,曰“霜风寺”,山腰平顶之上有突兀而起的、形状相似的两个山峰,故又叫“双峰寺”,今双峰乡所在地。明朝时当地高第、高简考中进士,高节为探花,名噪一时,称之为“绵州三高”。... [全部]

魏延祠
魏延祠

魏延祠位于四川绵阳市梓潼县三泉乡白雀村,地处山间的魏延祠,有些落魄,有些荒凉,游人罕至,这对镇北征西勇猛忠诚定汉土的魏延来说,有些悲凉,有些凄惨,有些不公,但对“生有反骨”而遭“夷三族”的魏延来说,... [全部]

“两弹”城旧址
“两弹”城旧址

中国“两弹”城旧址,是指当年为发展中国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研制“两弹”(原子弹和导弹)的中心。 中国“两弹”城旧址,是当年为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增强军事实力,研制发展高能物理,热-的地方。 中国“两弹”... [全部]

司马相如读书石室
司马相如读书石室

司马相如,是我国汉代大辞赋家,大文学家。是继屈原之后启辞赋首创者。他给汉代和我国文学中,树以独特文体形式规范,他的“汉赋”对当时和后期、后世,都有极大的影响。一直到今天,这种格体新形文法仍是启发和效... [全部]

蜀王思妻台
蜀王思妻台

五妇祠、蜀王思妻台是梓潼五妇山的两处历史遗迹。《元丰九域志》及《华阳国志》记载,五妇山在梓潼县北十二里(五妇山今又名水观音),高四百二十丈。《蜀记》云,梓潼县有五妇山。秦王遗蜀王美女五人,蜀王遣五丁...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