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南镇介绍
地处兴义市西南部,距市区20千米。国土面积156平方千米,辖3个办事处19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人。境内山高、坡陡、石多、田少、水缺,为典型的岩溶地貌区,系全省100个重点贫困乡镇之一。兴鲁公路穿越镇境,村通路率100%,组通路率88%,村通电率100%,户通电率98%。修建水窖1578个,解决了9726人,2111头牧畜的饮水困难。该镇原为敬南区,1992年撤区建镇。有中小学19所,中学入学率为98.97%,小学入学率为99%。有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10人,病床8张。该镇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同时积极组织劳务输出。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5288万元,财政收入1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52元。. 敬南镇地处兴义市西南部,距兴义市区17公里。全镇辖12个行政村,279个村民组,总人口38385人。国土总面积156.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总31590亩。境内以岩溶峰丛峰林地貌为主,属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半石山区,有丰富的石材、劳动力和以峰林、溶洞为主的旅游资源。2001年被列为全省100个一类重点贫困乡镇之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下,敬南镇党委、政府高举-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方针路线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抢抓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机遇,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敬南精神,团结拼博,促进扶贫攻坚进程。大力实施以“粮、钱、水、电、路、气”等民生工程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小城镇改造建设等为主的社会事业建设;大力发展引导以劳务输出、养殖、烤烟、反季节蔬菜等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加强以生态林、经果林建设为主的石漠化治理;电视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建设基本覆盖全镇。全镇经济实力显着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日渐提高,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地名由来 敬南镇酒报寨明代以前,彝族土司对闭塞落后的少数民族村寨实行散漫管理,“敬南”没有行政区划名。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实行“调北征南”政策,为了维持地方的经济发展,明统治者以十二生肖和天干地支次第设场期,敬南以“戌日”赶集,称“狗场”。 明清时期,敬南人的生活异常困难。“碜狗场,饿革上,龙场是个大吃相”这一民间谚语形象概括了此时敬南人民的生活状况。 清嘉庆三年,新增布雄、毕亮场,但人们仍将老场坝称为“狗场”。后来,清政府在兴义设置靖边营(有300余人把守),“狗场”刚刚处在靖边营的南面,因此,将“狗场”改称“靖南场”。 国民21年,兴义国民政府为了防止百姓闹事,按照“绥靖政策”要求,将“靖南场”改为“靖南乡”(意思是“平定了的南方乡镇”)。这时,敬南才步出深闺,始有行政区划名称。“靖南”称谓沿用了33年。1958年“-”期间,当地人认为“靖南”具有封建色彩,遂将“靖南”改称“敬南”,1992年撤并建,称“敬南镇”,行政区划名称沿用至今。 该镇交通区位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 境内有闻名遐尔的飞龙洞景区,该景区位于山脚村,距市区12公里,海拔1340米,是一处典型的喀斯特地下溶洞奇观。洞口是一个古老的布依村寨,村里民族风情浓郁,村里布依姑娘的刺绣不仅选料精细,绣出来的山水清丽脱俗,堪称一绝。洞口高16米、宽约20米。洞内游程2000米,面积8万平方米,分6大景区。洞内钟乳石溶积成各种形态,光怪陆离,风韵万千,错落成趣。入洞处有两座5米多高峰柱亭亭玉立,柱上苔藓满布,被誉为“双峰竞秀”。 入洞后为天厅,“敦煌彩塑”般的罗汉群,势如飞瀑的“水帘洞”。“龙翔宫”洞壁上,有一条浮雕式巨龙,身长20余米,昂首摆尾,在云气奔腾中时隐时现。“叠翠滩”上,石乳凝就数十个水池,成梯田排列,池如碧玉。洞内还有观峰台、丰收台、岔河、石鸡抱蛋、石门坎、百步桥、童子拜观音、熊狮卧眠、玉柱擎天、神田等景观。 敬南镇洒报 敬南镇飞龙洞敬南镇白河村洒报组是兴义市今年确定重点建设的十个民族村寨之一,是典型的布依族、彝族聚居村寨,整个村寨被一片古榕树、香樟树环抱,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境内有夫妻石、子洞、金猫扑瀑、神仙出手等自然景观;有布依族八音坐唱、舞龙、舞狮、花灯、布依族浪哨等独具民族风情的布依文化。 关于洒报名字的由来从古至今有4种: 第一种:传说,光绪年间,郎家未到敬南时,洒报还是一个无人居住区,当时,洒报附近的土地皆是原敬南果河(现敬南镇白河村果河)一大土豪沙家的地盘。郎家先祖郎三汉个子特别高大,武功高深莫测,力气更是大得惊人,并且为人较为和善。于是大名远播,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一次与果河沙老爷打堵时赢得了洒报地界,由于郎三汉个子高大,后作了沙家打手后无比凶狠,人们把他比作豹子,人们把他居住的地方叫洒报。 第二种:在这个地方本无人居住,并且豹子经常在豹子洞出没,人们发现豹子洞后,见豹子天天这样洋洋洒洒进出,甚是奇观,于是人们取名为洒报。 第三种:传说,有一个女人从百河路上下来,被寨中男人抱入豹子洞中,行不轨之事。女人挣脱出来后,就跑去告田中秀。但田中秀把抱女人的那个人支走了,才叫来其他人让那个女人认,女人认不出来。田中秀就说女人冤枉好人,寨子里的人都是傻子,不会做这种事,将女人赶走了。故寨子才得名洒报。 第四种:现在走进敬南镇白河村洒报镇,你就会发现新修的路是“S”形的,村子房屋排列也是“S”形,这与洒报的“洒”字音开头字母相关,这也是洒报名字原来的原因之一。 洒报的传说 观洒报少数民族村寨是属于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白河村的一个自然村寨,位于兴义市区与敬南镇政府之间,距兴义市区16公里,兴(义)鲁(布革)公路1.98公里。村寨共有85户,41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97人,主要是布依族,汉族人口21人。主要姓氏有郎、查、田三大姓氏。村寨内保留有织布机、石磨、石舂、石凳、石缸等人工打磨的生活石具,经济主要以种植,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整个村寨被古榕树、香樟树环抱,古树参天。境内有夫妻石、豹子洞、金猫扑瀑、神仙出手等美丽传说的自然景观;有民族特色的依族八音坐唱、舞龙、舞狮、花灯、布依族浪哨等布依文化,2007年被兴义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重点建设的10个少数民族村寨之一。 关于洒报名字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 清光绪年间,郎家未到敬南时,洒报还是一个无人居住区,当时,洒报附近的土地皆是原敬南果河(现敬南镇白河村果河)的大土豪沙家的地盘。 洒报郎家先祖郎三汉(后称郎大爷)来自江西,由于家乡洪水泛滥,所有亲人都在洪灾中遇难,留下他一人四处流浪,来到贵州兴义后在敬南镇海子村定居。郎三汉个子特别高大,武艺高强,力气更是大得出奇,但他为人和善,喜欢行侠仗义。于是大名远播,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一日,郎三汉路经土豪沙家地界,见沙家门前私设有上马墩和下马墩等关卡,甚至还建有惨无人道的毒蛇蚂蝗缸。(若谁得罪沙老爷,便会被他扔到缸里,一天后,被扔到缸里的人就会被毒蛇、毒蚂蝗吃得只剩一堆白骨。)见状后,郎三汉便想了解了解沙家的情况。 经过沙家大院时他往院里看了又看,无意间看到一个年事已高的老者,这便是沙老爷了。沙老爷也无意间看到了郎三汉,粗看其体貌便觉非一般常人,细看却是传闻中的郎三汉。沙老爷亦仰其威名,便先向郎三汉打招呼,让其到院里乘凉,郎三汉见正合自己的意,于是到院中与沙老爷并排坐下。 两人不用客气,便聊了起来。经过谈话,沙老爷断定眼前的汉子也没什么过人之处,不过是个愚蠢的大个子罢了。于是语气生硬起来,显出平日里的霸气,咄咄逼人地道:“我原以为传闻中的三汉是个什么三头六臂的人物,没想到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家伙,你滚吧!”三汉生平哪里受到如此鸟气,于是不由自主地站起来,伸出右手在石桌上拍了一掌,口中暗骂:“0的,老子早就想要收拾你这个恶霸地主了,你想要怎样?”话音刚落,却听见几块瓦片落地破碎的声音,这一下把沙老爷惊呆了。沙老爷心想到:“若能收服这汉子,我就不会畏惧其他的土匪了。”心下如此想着,接着便道:“兄台若能用掌将石桌劈碎,那我就给你钱财、给你土地。”郎三汉听着,心想教训教训这个恶霸也好,省得他鱼肉乡里,危害人民。便很爽快地答应道:“我只需要一掌,若我输了,老爷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如果我赢了,我不要你的钱财,但请你以后善待乡民,撤掉私设的上马墩和下马墩等关卡和惨无人道的毒蛇蚂蝗缸。”沙老爷心想,这石桌少说也有三寸厚,谅你也劈不烂,于是便答应了。郎三汉用尽全力劈出一掌,把石桌劈得粉碎,地面也摇动起来,房上瓦片落地破碎的声音不绝于耳。沙老爷不得不兑现自己的承诺,撤掉私设的上马墩和下马墩等关卡和毒蛇蚂蝗缸。 并把现在的洒报圈出来划给了郎三汉,于是三汉在洒报定居下来,由于郎三汉个子高大,且为人憨厚,时不时会精神失常,人也变得蠢笨,后作了沙家打手后无比凶狠,人们把他比作豹子,所以人们把他居住的地方叫洒报。其后代延续至今。 旅游发展 敬南镇飞龙洞 敬南镇位于兴义市南部,距离兴义市区17公里,受“七捧高原”抬升和南盘江切割的共同影响,整个地势呈西南高,北、东、南三方均低的扇面趋势。镇内碳酸盐岩广布,受新构造运动和常态侵蚀的共同作用,岩溶发育,形成峰丛地貌,起伏较大,形成了以峰丛峰林地貌为主的总体特征,是典型的喀嘶特地貌石山地区,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石漠化较为严重,存在“四多四少”,即石多土少、山多林少、地多田少、雨多水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人民生活较为贫困。 敬南镇有可与风景优美的万峰林相媲美的飞龙洞,为一睹它的宏伟壮观。我们一行来到了飞龙洞,站在距洞口10余米处,眼前是三株兀立着的石柱,其中一根像一只海狗,正虎视着洞口,似在护卫着这个神奇的古洞,又似在等待主人的归来。入口处分两层,我们沿着石梯上到二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头幼狮,神态栩栩如生,个头不大,让人倍感亲切。这里比入口处大了很多,东南面是泉,泉水清澈透明,我们用手轻沾了一下,水冰凉凉的。泉外散布着凌乱的蹄印,看到这些印痕,我们不禁想到,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沙曾母当年骑着她的枣红马来饮水时留下的吧。 洞里的右侧上方似悬挂着一张约2米宽的石床,床旁边有两根石柱,如同守护栏,或许是担心主人在熟睡中摔下来的缘故,所以它们就在那里站着守护。我们费了很大的径才爬上石床,和洞中的凹凸不平与凌乱相比,床上竟异常干净整齐,恰似昨天才有人打扫过一般。 在洞中行走了约30分钟,突然看见一条巨龙横卧在洞的上空,龙身上的鳞翅是那样的显眼,真像似一条活龙,传说中的神物。看到龙的那一瞬,我们所有的目光都朝向了龙身,我们都情不自禁的拿起相机拍个不停。我们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龙的气势。巨龙下面是一只正奋力向前行走的石龟,它好象是有事欲向龙王禀告,用手轻轻敲了一下神龟的背,除了手指与龟背的清脆声,神龟没有反映,更没有回头看我们一眼。我想或许是它知道我们根本不会伤害它吧。 神殿后面是无数个小水池,水池后面是条狭长的隧道,只能容一个人走,走完狭长的隧道,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瀑布”,我们抬头一看,一道高数十米,宽七八米的瀑布随着石壁直泻而下,飞落在洞底,让我们激动不已。再往前,是一尊弥勒佛,我们都想确定一下它的高度,可它实在太高了,用手抱了一下,竟然只能抱到它的五分之一。弥勒佛前方是一座石塔,那略显倾斜的塔身,给人一种随时会掉下来的感觉。 走出洞口,站在山腰的出口,整个万峰林尽收眼底。看了看时间,在洞中停停走走,我们用了约2个小时,可大家却没有一丝倦意。 旅游景点:飞龙洞 飞龙洞景区位于敬南镇飞龙洞村境内,背靠西峰林景区,距市区12公里,交通便利。飞龙洞景区处于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万峰林与省级风景区泥凼石林、鲁布格风景区的旅游线路的中段,是典型的喀斯特地下溶洞奇观。在大厅的中央顶上,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身上鳞斑点点,首尾分明,故此洞得名“飞龙洞”。所在的飞龙洞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以下地名与敬南镇面积相当:云南德宏州陇川县景罕镇山东滨州无棣县埕口镇福建福州连江县潘度乡云南昆明晋宁县夕阳彝族乡浙江省台州临海市括苍镇浙江省台州临海市永丰镇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卡布其街道贵州遵义道真县忠信镇山东潍坊安丘市柘山镇贵州贵阳息烽县永靖镇河北石家庄平山县合河口乡重庆酉阳县酉水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