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留庄村介绍
蔚县南留庄村,以悠久的历史文化闻名于世。2007年被河北省评为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又被河北省列入历史文化名村规划保护之列。 当生活的希望被放肆的恶雨腥风破灭时,先民们在隐忍中选择了虔诚的祈祷,希求膜拜神灵暂获生存的希冀,多样的民俗也应运而生;当生存的希冀也被狂妄的雨雪冰雹摧毁时,先民们在无望中选择了本能的背叛,逃到能让生命平安栖息的居所,而一个新村庄适时而筑。 打树花也好,拜灯仙也罢,都是在祈求天人合一中演绎出的民俗活动,而蔚县南留庄村堡的诞生则是关南人在背井离乡后生存和繁衍的希望,更是他们在北方智慧创业的记忆。 明代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朝代。明代共历276年,而灾害竟达1011次之多,可谓“旷古未有之记录也”。最多者为水灾,次为旱灾,此外还有地震、雹灾、风灾、蝗灾、疫灾、霜雪之灾,而政府却荒政不力,故而大量人口死亡和大规模迁徙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曾经诞生过五帝之一尧帝的河北顺平县也未免于难。明朝永乐初年(约1400年),保定顺平门姓人家流落到现今的南留庄村定居。而那时的南留庄仅是一个小村,也不叫南留庄,村内只住着蒋、王两户人家。门姓人家定居后遍访蔚县的能工巧匠,经过12年的创业,建成了一座气派的村堡,使门姓人家成为当时蔚县境内三大富甲之一。因门姓人家来自关南,所以村子取名为“南留庄”。如今,南留庄90%的村民都姓门。 相传,南留庄的门姓人家原来不姓门而是姓蔺,是战国时期蔺相如的后代,当时,蔺相如的后代在朝为官因仗义执言触怒皇帝犯下满门抄斩之罪,在二月二问斩之日,天空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蔺家小哥俩趁机逃脱,但从此不敢姓蔺,老人商量着把“蔺”拆开。哥说取了头,弟说挖了心,这样不仅把“蔺”变成了“门”,而且让后人牢记满门遭受的砍头挖心之灾。 南留庄村是一个保存较好的民间古堡,是一座独特的“穿心堡”空间布局,东、西堡门定远门、宁远门与四周堡墙形成“穿心堡”。堡内至今仍保存着明代规划的“丰”字型布局面貌,东西三道街,南北六道巷,这样的布局既规整漂亮又寓意丰富,更彰显着先民的智慧。 也有人把南留庄村的格局概括为“一堡一院一戏楼,两门三庙四街巷”的整体规划。其中,一堡指南留庄堡,一院指门家九连环大院,一戏楼指古堡大门外的古戏楼,两门指古堡的安定门和宁远门,三庙指真武庙、泰山庙、关帝庙,四街巷指南北主街、南街、后街和关街。这种数字化了的古村落亦足见先民与后人的智慧之光。 显赫的“门家九连环”宅院 南留庄村的建筑比较考究,是典型的北方民居代表性建筑,大都为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数量也多,不仅有民宅,还有文武学堂、戏楼、庙宇、店铺、碾房等。这其中最著名也最独特的要数“门家九连环”宅院了。 “门家九连环”坐落西堡门内,占地约8亩左右,沿正街有6个出入口,北有3个出入口,共18个院落220多间房屋,且多个院落相互贯通,并形成一个整体。据说,建造门家九连环宅院共花费了12年时间,夏天立柱搭檩,冬天凿石磨砖。从外观上看,门家九连环院落是由沿街6个东西并进的院落组成,每进院落都有一座雕梁画柱的门楼,气势威严。每座门楼上都有一块横匾,中间的大门前还有“门当”、“户对”。该宅院西边第二个门楼上曾有两块牌匾,一块-“五魁”,因门家第十七子门兆琦在清光绪年间是武举人且住在这个院落而得名。另一块-“玉壶冰心”,是因为武举人门兆琦18岁的女儿嫁人不几天后丈夫就离世,她遗腹生子后守第44年后也离世,为赞美其贞洁而得名。 门家九连环宅院是南留庄村堡内一个功能齐全的独立生活小区。宅院内设文武堂、戏台、长工宿舍、碾房、骡马房、井房、地窖等,相互之间不仅出入方便,而且结构严谨、等级分明、联系紧密。 经过多少年的拼搏,门家已发展成为南留庄的大户人家。亦如北京的大宅门一样,在南留庄村堡里门家的孩子们的居住也分为西户区、南户区、北户区。据现在的门家后代说,当时的南户区最富裕,西户区次之,但在历史上曾出过武举和侍郎,其中,四子门辉曾在陕西秦王府做官,十一子门元恒是清朝举人,其女儿嫁给陕西西安秦王。而北户区的门家人就略差一些了,成为给南户区干活的长工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给他的兄弟们打工而已。 一个窘迫流徙人的创业智慧 一个院落就是一个家庭的发展史,一个小村庄却是一部明清时期关南人在北方的创业史。如今的南留庄村已是蔚县的一个大村,仅南留庄村居民就达4868人,还有8000多外地人。在落日的余晖中,南留庄村在现代化欢快的节奏中泛着浓浓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浓郁的历史文化中,地理上的南留庄村积淀着厚重的人文精神;在历史的霞光中,南留庄村是一个明清时期的家庭创业的缩影,而这个家庭的创业经历闪烁着历史的熠熠光辉。是南留庄村成就了门姓人家,还是门姓人家成就了南留庄呢?答案一时半会儿还真无法确定,但我们清楚,对于耕者,若天泽不时,非旱即涝,雨多则横潦弥漫,无处归束之时,黎民百姓常常会无奈地在祈祷中虔诚地等待上苍赐予甘霖,不失为一种平定恐慌情绪、安抚精神的智慧;如无雨任其焦萎,救济无资,饥馑频仍,窘迫流徙之时,下里巴人往往会权衡地在自救中竭力逃离境遇选择异地发展式栖居,这着实也是先民们的一种跨越式发展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