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陕西 西安市 阎良区 新华路街道 麻张村

麻张村介绍

麻张村位于阎良城区东北角,东与新兴街道办的张大夫接壤,南与新华路街道办的农兴村相连,北与凤凰路街道办的断垣村相邻。下辖麻张、柳家、罗家、大良、小良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村委会设在麻张组。现有村民2510人,已经基本上成为城中村。麻张村一带民国时属临潼县阎良镇管辖。建国初,属临潼县阎良区阎良乡。1956年,划归新兴乡农兴高级合作社。1961年成立麻张大队,属阎良公社。1969年更名为红旗大队,1972年复名麻张大队。1984年改称麻张村。1997年从阎良区阎良乡划归新华路街道办管辖至今。 解放前,该村虽然地处阎良镇附近,但经济落后,农民靠天吃饭。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麻张村依托临近城区的优势,发展私营企业、奶牛养殖、蔬菜种植、出租房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近年来的城市扩建中,村委会科学规划,建设了商贸街,出租门面房,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不断优化村居环境,共硬化村内道路1.758万米,修排水明渠1100米、暗涵5174米,购置钢体垃圾箱15个,建文体健身广场800平方米,改成水厕145座,安装路灯115盏,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该村有大良路、润天大道两条商业街,已成为阎良城区较为繁华的区域。 一、村组概述 (一)麻张 该村位于阎良城区润天大道北段之东,前进东路之南,润天酒店之北,一飞院以西。相传明代麻姓、张姓在此建村,遂名麻张堡。该村旧时有城墙,解放后被夷平。1949年有人口126人,2010年有耕地70亩,村民410人。有张、李、王、冯、刘、崔、郭、卢、韩、魏等姓氏,其详情未考。 (二)罗家 该村位于前进东路之北,咸铜铁路之南,东航花园小区以西,阎良区看守所之东。1913年,河南省邓县罗姓灾民在麻张堡北定居,后子孙繁衍,渐成村落,故名罗家村。初与麻张合编为一村,1981年分队后,独立成为一个生产队。1949年有村民65人,2010年有198人。该村最初只有罗姓,后有亲戚投靠,渐有卢、李、陈等姓村民迁入。 (三)柳家村 该村位于阎良倚天路东侧,107省道从其北经过。明代-柳姓移民在梁泉河(俗称狼窝沟、柳家沟,解放后平整土地会战中被填平)边建阳柳、阴柳二村。清末兵燹后,阴柳村并入阳柳村,即今天的柳家村。1949年全村有270人。现分为三个村民小组,柳东现有410人,村东为阎良西飞一中新校址。柳西一组现有176人。柳西二组现有村民200人。该村有柳、房、林、雷、张、王、刘等姓氏,其详情未考。 (四)大良 阎良城区东部最大的城中村,位于大良路、润天路、人民路、公园街之间。元代《长安志图》记述石川河渠时说:“栎阳除泾水所灌之外,其东北境高,泾水不能及,遂引石川河经断原东、梁村,过白渠西南以溉其地。”按其位置,这个梁村就是现在的大良村。明代时,该村西南有一清泉涌出,向东经柳家、薛雷流入石川河,该村地处泉旁,遂名梁泉堡,也叫过丰润村,康熙年间始称良村。因山东移民在村旁建有小村子——梁泉西堡(群众惯称新城),当时新城和良村编为一村,统称良村。1959年,建“苏联专家楼”(今141医院处),将良村和新城分开,当地工人遂称良村为大良、新城和邢家为小良,后来成了正式村名。解放前该村有土城一座,南城墙辟有两个城门,东为大城门,门额镌刻“良泉堡”,西为小城门,门额镌刻“丰润村”。1958年,搜肥运动中,城被夷平。大良村东原有药王庙和无量佛庙,每年二月二有庙会,终年香火不断。药王庙楹联为“治龙治虎治黎民,药王药圣药真人”。该村是当地老户和湖北、山东移民杂居的村子,东部城内称堡子,居住老户,西部城外称良村庄子,为山东移民居住区,现在已成杂居局面。现有村民646人。姓氏有张、牛、鲁、宁、亓、许、田、李、孟、周、朱、戴、陈、谷等。鲁姓系1882年前后鲁正满从湖北麻城县迁来;宁姓1889年从山东莱芜县方下镇徐封邱村迁阎良,后落户该村;许姓系1919年山东莱芜县羊里镇辛兴庄许氏十八代孙许敦河携子昌先、盛先、孝先迁此。余姓未考。村内有一棵清代国槐,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列为古树名木。 (五)小良 该村位于大良村西北百余米处。清末光绪年间湖北、山东灾民在此建村,因在梁泉堡之西,故名梁泉西堡。1912年筑城,东西约90米,南北约70米,辟一南门,城内街道呈T型,住着亓、杜、吕三姓人家,群众惯称为新城。邢姓、许姓住在城北。1959年更名为小良。现有村民418人。姓氏有邢、亓、许、杜、吕、刘、田、李、朱、郑、王等。许姓系1907年、1928年分两次从山东莱芜县羊里镇辛兴庄迁来。杜姓清末亦从莱芜迁来。邢姓清末由湖北迁到今丹凤县,后由丹凤迁此。余姓未考。 二、本村人物 张振川大良组人。早年在国民二军当过团长,后解甲回乡,群众称张团长。他思想开明,同情革命,0交口地下组织与其建立了-关系,并在其家设立了地下交通站。1941年秋,许权中将军的女儿黎英(0党员)和丈夫王俗明曾在其家小住,后奔向边区。交口“7·3”血案发生后,谈国帆的家属曾在其家隐蔽过一段时间,后进入边区。1941年,交口地下党将宁毅侯捐献的《万有文库》运往边区时在-线受阻,后经张振川找淳化-驻军营长焦彦斌说情,得以顺利通行,运抵延安。 鲁昆山(1880~1957)原名玉瑞,字贻谦,1880年生于湖北麻城,幼年随父兄来陕,落居今阎良区新华路街道办大良村。1912年主持修筑梁泉西堡城(俗称新城,今小良村)。后投身军界,曾任北洋政府陆军上将马福祥的副官,称“鲁师爷”,曾参加解西安之围。后退出军界,寓居平凉,成为当地有名的商贾。1948年,举家返迁故里。先生秉性善良,好周人之难,地方兴学立庙也多有施舍,至今仍为乡里传颂。 宁建邦字毅侯,祖籍山东莱芜县,1889年农历五月十八日生于阎良镇,后落居良村。1911年曾在全陕农业学校、三秦公学留德预科班学习,开始接触革命思想。 西安辛亥反正后,他与同学参加张云山的洪汉军,在城区巡逻队宣传革命。10月底,奉命回到阎良镇组建团练,稳定地方秩序,向群众宣传西安光复的-和意义。后在关山小学执教。1918年参加陕西靖-,在军需处工作。1921年9月被陕西靖-总司令于右任委任为同官代理知事。他上任后,即废除苛捐杂税、撤销盐禁、恢复交通运输,促进商贸和经济发展,同时为国民革命筹措经费。1922年3月,他卸任回到西安。此后在煤油税务处、西北大学任职。1924年,任韩城县芝川镇百货厘金局局长。1927年他任国-军总司令部秘书和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秘书,参与军机,并安家在西安四府街。不久,离开政界。 1930年,宁先生到中山学院任庶务主任。他热爱桑梓,关心家乡建设,在西安期间,利用自己的关系和名望,做了许多有利于地方的好事。1935年,阎良镇联保主任朱任天、名绅朱鸿夫在他的引见下,促成了杨虎城拨款兴办阎良小学的地方盛事。 抗战时期,宁先生举家避居三原,1939年前后回归阎良镇大良村。1940年,宁先生毅然将自己珍藏的《万有文库》(共2026册,时折合100石小麦)、《少年百科全书》、《辞源》等书籍捐献给临潼地下党组织,后被秘密运往延安。解放前,宁先生利用自己的身份,掩护过谈国帆、尹省三、王志温等多名地下党员。 解放后,宁先生先后担任临潼县政协委员、人民代表等职,积极参政议政。“文革”中,宁先生被冠以“伪县长、漏划地主”等罪名,列为-对象,受到错误批斗。1971年予以公开平反,恢复名誉。1972年6月辞世,享年84岁。 亓彦英小良村人,祖籍山东莱芜县大官庄,1932年农历11曰29日出生。1951年从军,参加抗美援朝。1956年转业到陕西省商业厅。1962年调到临潼县,先后在县广播站、县工委工作。1964年到临潼县阎良镇委工作。1965年任阎良镇供销社主任。1971年任阎良区商业局首任局长。1985年任阎良区政府信息处主任。1987年任阎良区土地管理局首任局长,1993年退休。他在任期间,敢于坚持真理,主持公道,为同志和群众办了不少实事、好事;他任人唯贤,提拨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在同志中有很高威望。 吕忠智小良村人。1988年3月~1993年1月任0阎良区委副书记,1993年1月~1996年3月任阎良区政协主席。 吕健小良村人。曾任西安市碑林区副区长,0西安城墙景区管委会党组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正局级),2007年至今任长安区区委书记。 柳思源(1924~1993)柳家村人。曾任青海省大通县县委副书记。 柳铁牛柳家村人,生于1953年。2003年至今任阎良区政协副主席。 宁本立宁毅侯之孙,大良村人,生于1958年。1977年参加工作。现任阎良区政协常委、办公室主任。幼承庭训,临池不辍,攻习柳公权、于右任、启功等人书法,自成一体,擅长行草隶篆。书法作品被收入中华书画名家作品集,曾荣获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华书画艺术大赛金奖和中华爱国艺术家奖章等多项殊荣。 罗永信0党员,罗家村人,生于1960年9月。现任麻张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阎良区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西安市第十一届-会代表。 三、文物古迹 【梁泉西堡筑城纪事碑】刻于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十五日,长71厘米,宽39厘米,厚13厘米。碑文为《梁泉西堡城工记》,山东省益都县庠生赵瀚撰文,牛佐岐书丹,记述了1911年冬至1912年初,今小良村的亓、杜、吕三家共计捐银80两,大良、小良的宁、鲁、亓、孟、牛、邢、杜、许、李、张、田、吕等26户村民出工修筑梁泉西堡(今小良)城墙之事,后附各户捐银出工的数目。这项工程由村民宁振卫、鲁玉坤、亓因盛、孟继成、亓济昌五人发起,鲁玉瑞主持修筑,历时数月告竣。该碑为研究小良村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证实小良村原名梁泉西堡,此前所传“新城”之名乃系村民在城墙修筑后对该村的惯称。此碑现由鲁玉瑞之子鲁琦收藏。 四、教育简史 麻张村解放后建有三所初级小学,分别为柳家小学、麻张小学、良村小学。 【柳家小学】位于柳家村东南角,三间破庙作教室,设置为一至四年级复式教学班。1958~1964年为完全小学,后又改制为一至四年级初级小学,延续至1977年撤销,学生合并到麻张小学。 【良村小学】位于现大良组中部北侧的关帝庙内,以三间破庙为教室,另盖办公室一间。解放后一直由良村、新城两个村子合办。1958年由于阎良机场建设和172厂落户阎良,又新盖四间教室,吸纳了172厂部分子弟就读。1977年因教育体制改革学校撤销,学生纳入麻张小学就读。 【麻张小学】建于解放初期,位于麻张村东南角,以破庙作教室,招收本村学童入学,设置为一到四年级,均为复式教学班。1968年麻张小学迁到麻张村西南角重建新校,为六年制完全小学。良村小学、柳家小学时为麻张小学的教学点,1977年两校撤销并入麻张小学。1996年,麻张村投资120万元修建了面积达1442平方米的标准教学楼,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最多时教师达24人,学生近400人,本村子弟和周边务工的农民工子弟在此就读。 五、重大事件 【良村会议】1949年2月,临潼县渭北第一次解放,当时县委曾在阎良镇良村召开会议,决定培养干部以迎接全县解放。并立即开设了区委书记、区长训练班,两期共培训100多人。同年3月,因解放军暂时北撤,临潼县委又在合阳县雷家洼轮训各类干部两期,共350人。 六、特色介绍 【大良路】随着阎良城区建设的飞速发展,宽12米,连接润天大道与公园街的大良路于1998年开通。该村投资456万元建成路北95间7125平方米的高档门面房,路南先后自建门面房7500平方米,大良路一跃成为集商贸、餐饮于一体的繁华路段,每年可为大良组村民赚回380万元的可观收入。 【润天大道】润天大道是在原东环路的基础上扩修的,因该路段有润天酒店而得名,位于大良组和麻张组之间,南接人民路,北通前进东路,2005年竣工。此路在原东环路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主道宽16米,两侧辅道各5米。麻张组、大良组共投资2644万元于润天大道两侧建成31954平方米欧式门面房,使润天大道成为阎良城区东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成为城区居民餐饮娱乐的好去处,同时也为大良、麻张组村民年均增收526万元。 【文化路】文化路位于胜利街、公园街之间,西通胜利街,东接公园街,开通于2005年。两侧门面房建设档次高,质量好,每年可为小良组村民增加51万元的经济收入。

麻张村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