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安徽 亳州市 利辛县 展沟镇 展沟村

展沟村介绍

展沟集北有泰山宫、渌渌井、上马台,中有墙里庙、桥上楼,南有洪家(现王家王兆瑞)花园,东有五孔大石桥、王家祠堂,西有孤堆塘。 很早以前,展沟集叫展洪集(因街面建在展、洪两大家族的沟塘土堆之上得名)。因展姓家族为躲避洪水经常搬家,从而离开展洪集,迁往现颍上县、陈桥镇展圩一带(展沟南4公里),后来分支为展赵庄、后展庄(展姓人口达千人);而洪家受明初“洪门寺”一案牵连,被朝廷满门抄斩,灭了门户。现展姓家族居住在展沟集的只有展兴国、展兴鲁两户。 展沟集北头原有一条斜路(现已挖断),经过一里桥、二里桥、万大桥(坐落在老苏沟上,现改名为新桥)向北,是古时通往山东、河北的大路(也称官道)。庙前巷(现在的庙前街)向西一条大路,是通往河南的必经之路。集南头出了大街,便是通往颍上、正阳关、寿春(即寿县)等地进山经商通道。 从街中心至东街口,经过石亭,紧靠集埠处有一座五孔石条大桥(即老西淝河大桥),桥西南边有一块石碑,碑文记载了有关大桥的建造情况;桥上有石栏杆,桥墩上有石刻的大神龟,桥下西淝河里,往返于凤台、淮南、蚌埠等地的经商船只往来不断;桥面上的石条,经过历代经商者推小独轮车贩运米、面、油、盐、布匹等的碾压,留下了清晰可辨的沟沟道道车辙印痕(大桥在抗日战争时期被炸毁,桥上石条大多用于修建苏沟闸),可见当年展沟集的而贸繁荣。 西淝河是展沟集对外商贸的东大门,未改道以前的西淝河,在集东头湾湾套套、洄曲宛转,可谓是九曲回肠、洄曲淝水,南来的、北往的、东去的士农工商,多泊宿在展沟的东河湾,夜幕降临时,集上大街小巷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生意兴隆、热闹非凡,加之河湾泊船上挂起一串串红灯笼,衬托出一派繁荣的古老集市两贸夜景。 展沟原属凤台县管辖,现划归利辛县,地处三县交界(原为阜、凤、颍),也可说三市交界(阜阳、淮南、亳州)。原来的展沟集水陆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每逢二月十五庙会,邻县近省客商云集参加物资骡马交流大会,并进阵观看展沟人精心制作、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花灯九曲黄河阵》,大会历时七天,有效推动展沟的集市贸易繁荣发展,展沟也因此享誉四方,与“银阚疃”齐名,被八方客商誉为“金展沟”。 由于时代变迁,展沟集文物大多被毁坏,给我们留下很多遗憾。 展沟村位于西淝河之滨,地处平原。人口约有6000人,面积四平方公里。东与顺河村,西与苏桥村,南与颍上县,北与苏郢村接洽。展沟集形成于春秋,繁荣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金展沟”之誉。 展沟村东临西淝河,北靠苏沟两大主要水源,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主要生产小麦、水稻、大豆等五谷杂粮。特别在改革开放以来,展沟村在新村建设、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 展沟村历来为建政之地,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特有人文景观,泰山宫、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洪门寺、王氏祠堂、墙里庙、地下运兵道、桥上楼、楼上树等,特别是传承了展沟数百年的花灯九曲黄河灯阵,并于2008年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沟村特有文化:群众喜闻乐见的泗洲,花鼓灯戏、舞狮虎、高跷汗船、锣鼓十八翻等当地独特文化。 日月流转,世事沧桑。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对展沟村做了总体规划,“东善、西展、南扩、北限”,修复泰山宫,开发完善花灯九曲黄河灯阵,规划恢复老大街原貌。把展沟建设形成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古玩购物的“三位一体”的金三角地带。与南面的迪沟、八里河,北面的阚疃相连。形成皖北地区利颖路的旅游纵贯线的一颗亮点。

展沟村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