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花园村介绍
吕花园村位于市区,居莱芜战役纪念馆北侧,东依大桥路,西临花园路,北靠龙潭东大街,汶源东大街东西穿村而过。其东为任花园村,其西为孟花园村,其北为石花园村,东北1.5公里为莱芜东火车站。这里交通便利,楼房林立,商贾云集,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人们生活居住、经商发财的好去处。吕花园村现有308户,836口人,耕地面积300亩。 吕花园村最早由张姓建村,原名张家花园,具体建村年代无从考证。吕氏于元末由河南省新安县迁至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后于洪武三年由莱阳县迁至莱芜牛泉南官村,越二世,复迁至吕芹村,清雍正年间,迁至吕花园。因张姓后来迁居他处,且吕姓居多,村名遂改为吕花园村。 《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广智乡•吕家花园”。1941年莱芜划为三县,吕花园村属莱东县;同年10月恢复原莱芜县建制,吕花园村属矿山区;1951年3月改称一区;1955年10月复称矿山区;1958年3月,矿山区改称城关镇;同年10月,城关镇改称城关人民公社,吕花园属城关人民公社;1959年2月,改称矿山人民公社,吕花园属矿山人民公社;1982年1月矿山人民公社改称城关镇,吕花园村属城关镇;1984年3月,取消城关镇,设立莱城办事处,吕花园村属莱城办事处;1985年11月改称城区办事处;1993年1月,莱芜建市设区,城区办事处改称城市街道办事处;2001年1月,原城市街道办事处与北孝义乡合并,成立凤城街道办事处,吕花园属凤城街道办事处至今。 村中老户有吕、魏、刘、何四姓。改革开放后,随着外地人口的不断迁入,姓氏渐多,其中以吕姓人口最多,占90%以上。村民历来沿袭耕读继世、忠厚传家的村风民风,在吕花园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和睦共处。 吕花园人虽世代以农耕为生,但历来重视教育。据村中老人讲,清朝即有大户人家开办私塾。从《吕氏族谱》中记载的多位庠生、贡生、举人得知,吕氏先人曾有多人考取功名,由此可管窥吕花园村古时教育成就之一斑。解放前,虽战火连绵不断,但吕花园人一刻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并先后有多人学有所成,考入大中专院校。吕济均考入清华大学,吕世璋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吕世珍考入山东农业专门学校。解放后,1956年,村里在白衣庙办起村中第一所新式小学,最早由本村从莱芜县立讲习所三期毕业的吕宜深老师任教,由此培养了吕花园村一批又一批的文化人。建国后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是吕济福(西北工业大学)。0期间,吕花园的教育事业几乎停滞不前,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是吕龙昌(哈尔滨工业大学)。据统计,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吕花园村共计有50人考入大中专院校、为激励学生好学上进,自1998年开始,村里决定由集体承担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学费,规定考中中专的一次性奖励500元,考上专科的一次性奖励800元,考上本科的一次性奖励1000元。 吕花园村人自古崇尚自由和幸福。为追寻真理,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先后有4人壮烈牺牲。在解放战争时期,积极为我军筹集军粮,救助伤员,做军鞋,摊煎饼,以各种形式支援前线,书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1946年,时任村长的吕宜厚主动送子参军。村民吕世礼、吕世敬怕家人一时想不通,假装去地里干活,瞒着父母去参军,一时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 过去的吕花园村人多地少,大部分土地为山岭薄地,水源条件极差,加上原始落后的耕作方式,往往是一年到头填不饱肚子,曾有“大桥花园地理沟,敞开大门贼不偷”的俗语,可见村民生活之艰,建国前,村里有一家油坊,一家染坊,还有几个下博山的,但大多是小本生意,没有形成气候。解放后,吕花园人战天斗地,也大大小小搞过几个运动,但无奈大都是重形式轻实质,没有给村民带来什么实惠,人们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依然没有斩断穷根。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村里适应当时形势,通过内联外引,先后上了塑料编织厂、孵化厂、酿造厂等几个工业项目。但由于产品技术含量底,缺乏市场竞争力,加上管理粗放、后续资金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几个项目都先后夭折了。 1994年,在木材市场以西动工兴建了吕花园小区,于1997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全村及外单位660户住上了居民楼。该小区占地105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有别墅式小楼40栋,高层宿舍楼22栋。由于管理完善,服务到位,1997年被市文明委确立为“市级文明小区示范点”,被省文明办和省民政厅确立为“创建文明区示范点”。小区建设还带动了吕花园村建筑装饰业的发展,2000年,吕花园组建了以村建筑公司为龙头的山东信联建设有限公司,企业顺利通过了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具有房屋建筑工程二级资质,企业注册资金达到6248万元,年创产值过亿元。 吕花园村还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了个体经济发展上。村里在黄金地段统一规划,由村民自筹资金,先后建起了几十栋高标准的沿街经营楼房,使几十户村民家家端上了金饭碗。在木材大市场拿出部分摊拉优先让村民经营,仅此一项就发展起木材购销大户12户,运销大户55户,从业人员达到200多人。 1998年,村里建起了综合办公大楼花都大厦,大厦上建起了高标准的文明市民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有线电视差转台、文体活动室,坚持常年对居民开展教育活动。1999年,村里投资3万多元,在村委办公大楼七楼制作了高标准的“双思”教育展室。展览共分苦难岁月、创业艰辛、崭新篇章、展望未来四部分,向居民展示了吕花园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还制作了大型村容村貌沙盘。 为弘扬正气,倡树新风,每年年终村里都召开村民大会,由群众投票,民主评选出一批“十好党员”、“十佳文明户”、“先进个体户”、“遵纪守法光荣户”和“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户和典型人物,并专门召开表彰大会,披红戴花予以表彰,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近几年,村里组建了老年花剑、扇子舞、健身舞表演队,并组队参加了市里组织的文明小区文艺汇演,取得了优秀节目表演奖。 自1998年开始,村里对55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金,并根据经济条件逐年提高。2002年,55-59岁的每月印元,60-69岁的每月90元,70岁以上的每月196元。每年从集体纯收人中拿出30%用于年终分红,第一年全村每人227元,2002年每人达到740元。2002年九九老人节,村里为70岁以上的36位老人每人定做了一身西服。此外,从1998年开始,对光荣入伍参军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00元。2001年,对符合二胎生育条件自愿放弃生育指标的6对夫妇,每对夫妇一次性奖励5000元。 2001年,吕花园村由市级文明单位跃升为省级文明单位,全村两大文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