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村介绍
江水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莱城北21公里,口镇北8公里处的狼山脚下,自古就是莱芜通往章丘的主要隘口之一。北邻雪野镇雪野村,冬暖村;东邻口镇狂山村,谷堆山村;南邻口镇青石桥村,山口村;西邻羊里镇东魏庄村、东土屋村。全村由南江水、北江水、北岭子、南岭子、河北5个自然村组成。土地3500亩,总人口为3303人,是口镇北部最大的村庄之一。史料记载:江水村由原5个自然村,于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合并为一个行政村——江水村。 南江水,西临赢汶河,东依狂山,支线公路经其西,地处丘陵,耕地560亩,230户,750人。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浆水镇,南浆水”。据《高氏谱》记载,明初高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建村。因址在江水沟南,故名南江水,隶属于江水村民委员会。 北江水,西临赢汶河,支线公路由村中穿过。地处丘陵,耕地830亩,335户,1060人。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山口保•浆水沟”。据元朝石碑记载,建于唐朝,因村北山沟有泉,水自白土中流出,淡白如浆,故名浆水沟,以沟名村,后演化为江水,因重名,改称北江水,隶属江水村民委员会。 北岭子,北界雪野乡,地处丘陵。耕地154亩,50户,150口人。清雍正年间因水患,由北江水分迁至此建村,因址在山岭,故名北岭子,隶属江水村民委员会。 南岭子,赢汶河东岸,明(水)莱(芜)公路经其间,地处丘陵,耕地156亩,60户,280人。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山口保•南岭子。”据石姓墓碑记载,明初石姓由北江水迁此建村,因址在江水南岭,故名南岭子。后石姓他迁,仍沿用原村名,隶属于江水村民委员会。 河北,赢汶河西岸,明(水)莱(芜)公路经其南,地处丘陵,耕地869亩,325户,1008人,盛产花生。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山口保•河北”。据《魏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魏姓由山口迁此建村,因靠河临沟,曾名河沟村,清初改称河北,隶属于江水村民委员会。 江水村自1956年合并为一个大行政村以来,历经五届村党支部、村委会,隶属口镇公社山口管区,口镇青山管区,是口镇北部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村庄之一。江水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清代光绪年间,河北魏康田,得贡生,朝廷为其立牌坊,树旗杆,安上马石,并重修门楼御赐牌匾“经明行修”,内匾“歧斌延龄”。祖茔两厢均立旗杆座(日寇入侵时砍去旗杆)。祖茔内有“龙”头碑一座。现均无存。曾于益都劝学所(相当于教育局)任职。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许多革命人士,如魏春舫(魏振寅)魏继舟、李镜远、刘化村(刘培灿)等;南下干部:魏振宝、魏振风、魏景明、吕延举、崔宗岳、魏明、毕新德等。 1886年出生于江水河北村的魏春舫,民国初年任雪野区保卫团团长。1927年加人中国0,1928年任雪野区区长。1938年组织章莱中队,1940年任章莱大队大队长。其间他从村中动员魏继舟、魏广玺等十几人走上革命道路,均赴汤蹈火,做出贡献。 据《0莱芜党史简编》记载:1927年冬,根据泰莱县委指示,0员吕敬宝等3人,携枪一支砸了民国政府浆水沟税务所,解雇所长刘子兰。“0砸百货捐(税务所)的事件震动全县。” 1943年,山东纵队第四旅武工队队长罗俊单枪匹马冲出日伪包围圈,身负4处重伤,在江水河北村养伤。驻雪野据点的日伪军出动抢粮,情况十分紧急,罗队长坚持随队转移,房东魏大娘说:“孩子,你伤这么重,不能走。叫俺闺女梳上纂,扮成你媳妇,你当我的儿子吧,俺豁上这条老命也要保护你。”后来,地下党员杨聋子,把罗队长送到上法山地洞里隐蔽起来,罗队长才脱了险。 0英雄崔学梓,于1947年秋在章莱公路,埋设地雷,炸死-军一营长,两士兵,战马一匹,荣立“民兵一等功臣”。 解放战争时期,全村群众支援前线,出动担架20副,小推车50辆,民工258人,从事战地运输或当向导。有许多优秀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建国后至今,累计有130人参加人民解放军,在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保卫边疆和海防的战斗中均有他们的功绩。 建国后,逐步恢复了生产,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自1954年农业合作化运动至1956年高级社成立,5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吕延秀任党支部书记,魏振传、解同德任副书记。 农业合作化后,江水村人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治山治水,战胜自然灾害,农村生产和生活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水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1993年秋,恢复了江水集,客商八方云集,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成为口镇以北较大的牲口市场。江水村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自1993年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涌现了许多致富户,山林承包大户,养殖专业和粮食加工专业户,有效地增强了江水的经济活力。原莱芜市电信局党委副书记魏传玺,离休后带领全家投巨资开发荒山。2001年,魏传玺以2万元的拍卖金购买了期限30年的1987亩山场,一个月就开通了6华里的进山营林路。其次架电、治水,修水库一座,打了一眼60米深的水井,建塘坝两处,容水量达70立方。建了3处护林房,投资20万元建起了一座综合科技楼,一年多来,在山梁上放炮挖穴5000个,全部栽下了高价值的经济树。基本上形成了“四园”(梨园、杏园、板栗园、柿子园),一沟(核桃沟),“一路(石榴路),被誉为“世外桃园”。 每逢集日,江水村粮食市车水马龙,蔬菜市人头攒动,成衣市熙熙攘攘,尤其牲口市,每逢仔猪上市多达二、三百头,成为周围集市上仔猪最多的集市。前来购买仔猪的有本镇的也有茶叶、雪野、上游、见马、张家洼邻乡镇的,还有章丘,泰安等外地的,每集成交额不下10万元。 市场带来经济兴,有50多户在市场附近地带干起了饮食、修理、建材批发,理发、摄影,面粉加工等服务行业。吕文广在集市办起了烟、酒、糖、茶、糕点批发零售部.经营红火,并自筹资金在集市北端盖起了高标准的二层楼。 江水村面粉加工厂厂长魏广饮,从一台磨面机起家,通过合理经营,守信服务,现已发展为年创利润上万元的小型企业。他本人也被评为“致富能手”。他致富不忘众乡亲,每年春节都拿出面粉,资金,无偿资助本村的孤寡退残老人,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彰和村民的赞誉。 江水村境内,有一座大桥东西跨赢汶河,为明(水)莱(芜)公路大型桥,以南岭子村命名。建于1980年4月,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全长147.6米,5孔,跨径25米,桥面宽11米,其中两侧各有l米的人行道。载重汽-20吨,挂——100吨。 江水村北新修大桥南北跨汇河,为242省道上的大型公路桥。以汇河命名。全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灌注。全长180米,9孔,桥面宽25米,双向四车道。两侧各有3米的人行道。桥下为莱芜发电厂输水管道。 1973年秋,在村两委的领导下,村民自筹资金,自采石料,投工上万个,建起一座高达19米的大型扬水站,扩大水浇地面积8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