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岭子村介绍
红岭子村隶属莱城区羊里镇,地处莱城西北20公里、镇政府驻地西南约4公里处。东隔汇河与山口村相望,北与羊里镇东土屋相邻,南与羊里镇付家庄村相接,西跨青石山是址坊村,人口835人,耕地770亩。 据庙碑记载,清乾隆十九年(1754),赵、魏两姓由山口村迁此建村,曾名义和乡,因村西有红土岭,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改称红岭子。 据考,该村曾两易村名。清朝同治十三年,岳、张、赵、魏、陈五姓人家414口人,从山口村搬来时,村前有一条西北东南流向的小河,叫益河。河上一桥,桥头一碑,高约18米,-“益河桥”三个颜体大字。当地老百姓有一俗语:村前一条河,祖祖辈辈难为不着。故在此立村,并以河取名益河庄。村西有3座小山相连,西北山谓之西山子,中间谓青山,西南山谓波阳山。西山脚下有一种红色的石层,被雨水冲刷以后,形成红褐色的小砂粒。人们对红色特别钟爱,认为红色象征吉祥,能给村里人带来好运,遂将“益河庄”改称红岭子。最初魏、赵、张三姓最多,后岳姓渐无,以魏、赵、张、陈四大姓为主。 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和义乡•红岭子。”明清时属山口保;民国初属雪野区;1946年9月归仪封区;1958年归羊里乡;后依次隶属羊里公社、寨里公社、羊里公社、羊里办事处、羊里镇。 红岭子村倚大山,临河津,民风淳朴,村民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安居乐业。村西曾有碧霞元君祠,香客不断。清末年间,魏姓在村西建一朝阳门,为挡风水外流。门2米高,2米宽,只用灰土、石块干砌而成,至今保存完整。1996年村中通南北中心大街一条,长500米、宽10米,水泥砂石铺筑路面。1999年在大街南北两端建牌坊门两座,北门取名“红星门”,南门取名为“义和门”,为“益河”谐音。一是为了大街美观,更重要的是,寄托了村民渴求平安顺利的良好心愿。红岭子村尊崇文化,人才辈出。红岭子西山埋藏大量青石,是建房筑路的优质石材。但因早年传说西山3个头预示着出3个秀才,扒了山头就破了风水,因而直到明末清初没有人打过一次石头。村民盖房修路所用石头,都从外村运来。事有巧合,晚清时期,村里有魏绪端、魏绪午两兄弟接连考中秀才。魏绪端书画造诣颇深,据说岱庙西墙壁上的进京图出自魏氏之手,还有部分书画流传民间,视为珍品。正是由于红岭子村人崇尚文化,自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达六十多人,其中博士生两名。魏传锋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魏玉梅就读于山东医科大学,而且门第之内兄弟姐妹,接连中榜的也不乏其人,周围村庄极为称道。 红岭子村民风淳朴,村民安居乐业,多有风雅,尤爱戏文。在20世纪30年代,由魏振隋等人创办了杂耍剧团,玩跑旱船、花船、狮子舞、扭秧歌,踩高跷、二人转《小放牛》等节目。演员化妆后,脚踏高跷,边扭边唱,自娱自乐,既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陶冶了村民的情操。在此基础上,1956年冬由村民张纪栋、魏光秋等人创办了红岭子庄户剧团,人数最多时达70多人。他们用莱芜梆子唱腔演唱传统剧目,如《燕王扫北》、《平阳池》、《辕门斩子》等30多个剧目,六七十年代也曾唱过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业余剧团更加活跃。在村委的支持下,每到农闲季节,剧团自发组织,天天排练,定时演出。年前年后还走村串乡演出。每进农历腊月,剧团组织秧歌队,离休老干部魏广友夫妇还拿出自己的积蓄买来服装、道具,办起70多人的秧歌队,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16岁。秧歌队载歌载舞到镇机关、企业等单位慰问演出。由于剧团班子功底扎实,节目精彩,曾多次参加区、镇组织的文艺汇演。2000年参加莱城区农民业余剧团文艺汇演,获创作表演奖。 红岭子村地处山区与平原交界处,并不富足,但精神充实,辛勤耕作,不断追求幸福文明的生活。村中有许多乐观、健康、长寿的老人。寿星当推杨世英老人,一生检朴,喜爱劳作,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一年四季习惯生水,很少生病,从不吃药,乐观豁达,生活起居很有规律,养成高寿,五世同堂。1996年10月,时任市委书记张敬茂、市长时立军在“九•九”老人节,亲自登门看望,带来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老人于1998年去世,享年106岁。 红岭子村西青山子,盛产青石材,可开采加工。现有石料加工厂l处,生产石子。雪野水库西干渠从东北向西向南绕村而过,每遇干旱及时放水,基本上保证了村北农业用水。2001年该村在村南打深井的基础上搞南水北调,埋设地下管道800米,建蓄水池一座,彻底结束了红岭子村靠天吃饭的历史。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