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河村介绍
冶河村位于莱城西部12公里,镇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处。东邻沈家岭,西接卢家庄,南隔汶河与牛泉相望,北与小义和接壤。人口930人,耕地约932亩,人均收入3500元左右,村南汶河绕村而过,村北有泰莱公路穿村而行,交通便利。 史载:冶河,宋代杨姓居此,始建村无考,址在汶河北,曾名汶北庄。宋代为莱芜监十八冶之一汶北冶,后改称冶河。 据《莱芜市志》记载,冶河清末属莱芜县辛庄保,民国初年属第十区(鲁西区)。解放后,冶河与大辛庄、小辛庄、卢家庄、柳行沟合称冶河乡。1958年鲁西区分为方下和鲁西两个乡,改称卢东社(柳行沟划归石泉乡),后又改称卢家庄营,仍辖大辛庄、小辛庄、卢家庄、冶河。同年10月,鲁西乡改为鲁西人民公社,冶河属鲁西人民公社。1959年撤销鲁西人民公社并为方下人民公社,卢家庄营属方下人民公社。1972年以后单独成立冶河大队,现隶属方下镇。 冶河村是莱芜早期党的活动联络点之一,该村的潘德和以教书为名从事党的活动,在刘伯戈叛党事件中立了大功。在潘德和的带动下,村里许多有志之士加入到革命的阵营中去。其中有11人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被称为“冶河十一烈士”。一个村子能有11名烈士,在周围村里是很少见的,村里人也都为此感到自豪。 新中国成立,人民翻身作了主人,劳动的热情蓬勃高涨。全村进行了土地整平运动,把小块、零散、起伏不平的土地整成大块平整的土地,从而扩大了土地面积,适合机耕,易于灌溉,提高了粮食产量,改善了人民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冶河村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1993年,冶河村党委一班人瞅准了这一点,大力发展植桑养蚕。为使养蚕业能在全村推广发展,他们可没少下功夫。他们除规定每亩桑田村里给予20元补助外,还专门成立了养蚕协会,负责对养蚕户进行技术指导,并投资8000多元钱建起了蚕种共育室,由协会的专人负责,全村统一育蚕种。保证了幼蚕的成活率和质量,减轻了养蚕户在育种上的麻烦。他们还统一购置药物,定期由村里按养蚕户的需求量下发,并指导使用。为便于植桑养蚕技术的传授,村里投资5000多元购置了电视机和录像机,定期组织学习,大大提高了蚕农的技术水平。桑蚕协会会长潘德文带领协会一班人,发现问题,随时解决,给养蚕户吃了“定心丸”。对一些没有经验的养蚕户,他们更是尽心尽力,从栽桑苗、剪枝,到采叶、喂蚕,每一步都手把手地教。有了村干部的大力扶持和正确引导,不到几年功夫,全村养蚕户已达到130多家,植桑面积150多亩,他们还打算在确保粮田面积的情况下,再扩种桑田100亩。 大力发展植桑养蚕的同时,他们又在农业结构调整上搞突破。1996年建温室大棚,搞蔬菜种植。党支部会议上确立了桑园300亩,蔬菜300亩,果园100亩的“331”规划,并把重点放在了蔬菜种植上,加大措施,逐步落实。他们根据实际,搞好生产服务,抓好水利配套。村里投资8万元一改过去引河灌溉的旧模式。新打两眼机井,配齐了各种有关机械,埋设地下管道2000多米,恢复了原来可用的旧渠道,使水利条件适应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蔬菜种植大面积扩大,人均收入稳步提高,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另外,依托毗邻造纸厂的优势,村里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进入到工厂,开始了由农民向工人的转化。纸厂效益越来越好,也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还有一头脑灵活的村民,利用泰莱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条件,办起了个体私营企业。汶北纸品厂、卫生纸加工厂、实木家具厂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冶河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众所周知的原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汶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已经危及到沿河两岸人民的生活。村民的饮用水受到污染,已经无法饮用,村委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方筹措资金60万元,上马村民饮用水改造工程,2002年6月开工,新打深水井400米,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 党的富民政策激发了冶河村人发家致富的干劲,如今的冶河村人正迈开大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