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东 莱芜 钢城区 艾山街道 高峪村

高峪村介绍

高峪村位于莱城东南30公里,钢城区西南8公里处。高峪村东邻胡家宅村,北邻肖马村、庙子村、纸坊村,西邻双杨桥村,南邻清泉岭村和新泰市泉沟镇的周家泉村。612户人家,1889口人,耕地面积1236亩,山林面积2200亩,鸟瞰总面积5平方公里。 高峪村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由鲍、王、董等姓立村,定居村西岭,名曰:坡庄子。恶劣的生活环境使鲍、王、董等姓氏与坡庄子一起消亡。明代中叶至明末清初,白、李、刘、高、张、倪等姓相继迁入,与坡庄子所剩无几的居民一起定居现址。凶四面环山,且在附近山村位置最高,所以取名高峪。村民仅百余人。尔后,史、亓、赵、牛、沈、谭、卜、邹、魏及村北李姓等相继迁入。 高峪村原隶属蒙阴县;1941年划归新甫县颜庄区清泥乡;l945年划归新泰县寨子乡;1991年划归莱芜市寨子乡;2001年划归艾山街道办事处。 高峪村由东、西、南三山环抱,山山相连,呈马蹄形,包围着村子的大半部。北山、西北山又横挡在村子的北面,村西3公里处就是莲花山。只有村东北方有一个缺口,村内外四条小河交汇后,蜿蜒流去,整个村子是一座用石灰岩垒砌起来的天然山寨,是莲花山的要冲,又处于新泰、莱芜、蒙阴三县交界处,是易守难攻、进退自如的理想的战略要地。春秋时期鲁国及南方诸侯国的步兵从这里行军北去齐国交战(1965年村北曾出土一具古代军官的尸骸、青铜剑和炊具)。只有村东北方有一个沟道口,新四军曾在这里驻扎过,八路军四支队一大队吴瑞林将军长期战斗在这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村民们筹集军粮,做军鞋,出兵出夫,支援前线,支援各大战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伪军陈三坎部为报复高峪村曾三次放火要烧光高峪村。全村被陈匪掠去的钱粮、牲口、蚕丝不计其数。解放战争时期,0员、警卫连排长赵现法及赵现德被还乡团活埋在新泰市泉沟镇松树林村的河滩里。 险要、偏僻、复杂的地理位置也导致了匪患的猖獗。自1915年至1935年20年间,一些散兵游勇纠集地痞流氓组成了大股小股的土匪帮伙,对几家合用一把菜刀的贫苦农民进行了残酷的劫掠。大股土匪所至,派枪、派粮、派夫;小股土匪所至,见粮食抢粮食,见衣服抢衣服,“重的不拿蒜臼,轻的不拿鸡毛”。糟踏妇女,殴打老人,无恶不作。大股小股轮番抢掠,所到村庄洗劫一空。村民高秉忠三人被绑匪残杀在莲花山前的一个山洞里,另一村民虽死里逃生,也被折磨,碍落下终生疾病。村民实在无法生活下去,忍无可忍,便奋起抗击。1924年高峪村与庙子村、纸坊村联防,在北山筑起了山寨。粮食、衣物、畜禽放在山上,土匪来了就拿起土枪、大刀,甚至用上滚木擂石,有效地缓解了匪情,减少了损失。战乱,匪患的同时,旱灾、水灾、风灾、雹灾、虫灾、瘟疫接连袭来,村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十年九旱”严重地威胁山区农民,连年的欠收甚至绝产,村民经常吃糠咽菜,吃树皮树叶,喝南瓜汤。夏秋又水涝成灾加上大风、冰雹的袭击,梯田的石堰被冲毁,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土地越来越贫瘠。若蝗虫铺天盖地袭来,村民无可奈何只好眼睁睁看着庄稼被啃光。传染病、瘟疫袭来更是残不忍睹,1920年发生霍乱,全村死亡36人。 灾难深重的高峪村人没有屈服,而是以他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去战胜重重困难。 缺水,是几百年间,高峪村人面临的最大难题。 立村时只有几十口人,靠南山根涌水量很小的山泉生存。艰难地繁衍生息,人口缓慢增长,加上几个姓氏的陆续迁入,全村增至近百户,数百人,几十头牛。人畜用水已经不能再靠南山根的泉水了,村长和村里的大户发动全村人,“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人”,在村东开凿了一口“老井”。老井是在一位“南蛮子”指导下挖掘的,当挖到十余米时,碰到了一种叫“夹砂子”的顽石,“比生铁还硬”,几十个人轮番用手锤、钎子凿一天,才凿下几升石碴,村里人失望了,而“南蛮子”却坚持说再挖三尺必然有水。村里人虽然畏难发愁,但不愿半途而废。对水的渴望,促使全村人“豁上了老本”,大户小户倾囊而出,谁凿出一升石碴就给谁一升铜钱。昼夜挥锤,挖下数尺果然见水。涌水量虽然不大,但是村里人不再到几里外去挑水了,男女老少热烈地庆祝了一番。老井的砌成,是明末还是清初已无可考证,现井盘上留有七八道井绳磨出的深沟。生活用水已基本解决,牲畜饮水还很困难。村里人拿出几亩地,换出一条赶牛路,到桃花峪村(现双杨桥)东的一个山泉饮牛、饮羊。天长日久,因庄稼种得紧,“赶牛路”日渐狭窄,牛羊难免糟踏道旁庄稼,高峪村、桃花峪村发生纠纷,相持不下,一张状纸告到当时的蒙阴县衙。蒙阴县衙多次调解未成。最后,宋大老爷乘轿而来,经清泉岭村进入高峪村,一路山崖,一路石头,宋大老爷一路之上已生恻隐之心,稍作考察,就把桃花峪境内的东泉判给了高峪村,并刻石永志。从此,高峪村民称此泉为“西留泉”。桃花峪村人不服,周姓大户召集族人商讨,准备再起诉讼。高峪村人闻讯,亦召集村中大户族人商议办了几桌酒菜,请桃花峪村头面人物细诉苦衷。求邻村救下高峪村的几十头牛和儿群羊,并说明以邻村和睦为重,为子孙后代谋福为重。善良的桃花峪村人深明大义,就此作罢,不再提起诉之事。从此两村共用一泉,和睦如初。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急剧增长,一口老井已不能供给全村用水,况且春季干旱时,老井的涌水量很少,人们只好下到井底一口一口地舀。村民只好到西留泉、南山泉去挑水。每逢大旱,男女老少全体出动,人声、车声、铁桶声昼夜不绝,境况着实可怜。 面对困难,大队党支部发动全体村民动用了难以计数的劳动力,要向大地要水吃,1964年至1974年,10年时间连打人工井11口(其中一口报废),1965年到1967年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动用了十几万个劳动力,4万多土石方,建成了一座蓄水量15万立方米的水库。遗憾的是因水库西北部渗水,降水量减少等原因,水库仅用了十几年就废弃了。1985年村两委带领全体村民,在村原后汪的基础上,挖掘砌成一座蓄水量3600立方米的蓄水池,大大地缓解了全村的用水困难,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多次写报告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请求支援。早在1967年,上级就派来了专家和钻井队,可钻一口废一口。后来,各级政府多次派人考察,连省政府都派来专家。先后在村南、村北、村西钻井10口,最后一口井秋季抽水有几十方,上级领导和村两委认为只要有水就利用,然后,下泵、砌水池投资6万多元,把水扬到村边。可春旱时一抽就干,只好废弃。高峪村成了远近闻名、泰安地区挂号的缺水村。1975年,县乡两级政府规划在纸坊村修建水库,建大型扬水站给高峪送水,因各方面原因,没能如愿。1975至1982年,各级政府投资几十万元,在庙子村建了扬水站。从各村发动劳动力援助修建了一座1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和一条长达2000米的水渠,最终因机井涌水量小而废弃。大旱之年,政府多次派车、借车给高峪送水。 连年来,旱情日趋严重,不能再让村民肩挑车推去邻村寻水来插地瓜、浇玉米了。村两委商议,打人工井是杯水车薪,建扬水站又力不从心,只有一个办法:继续钻!就是把高峪钻成蜂窝也要找到水。1992年在村西又钻了一口180米的深水井,春旱的时候试抽,涌水量32立方米/时。终于成功了,高峪有水了。1993年投资10万元,建成蓄水100立方米的下水池,全村安装水龙头3个。1998年在工作组的扶持下,投资20万元建成蓄水200立方米的上水池,家家户户安装水龙头。1999年11月15日10时,第一滴水流进了村民的庭院里,家家户户燃放鞭炮,奔走相庆。从此,结束了几百年缺水吃的历史。 路,也是高峪村人的一大难题。高峪有七个邻村,每村都通一条小路,通新泰市的路有两条,一条通泉沟镇周家泉村的山道要经过一个海拔400米以上叫做“风门口”的山口,路最陡峭处40度以上。另一条路经双杨桥村、大龙门村沿着莲花山麓的一条河南达新泰。通庙子村、纸坊村的小道最陡峭处都在40度以上。通清泉岭村的小道要经过一个山崖,年老体弱者无法通行。通胡家宅、双杨桥的小路勉强能行胶轮车,最好的路是通肖马村的“大路”,路面仅半米,能通胶轮车、自行车。过肖马、卧龙港、雁埠子、方家庄的石板路到达寨子村。行人运输十分不便,一遇雨雪天,更是苦不堪言,自行车要扛起来走。1976年,支部带领全村干群,修通一条长3000米,宽4米直通肖马村的生产路。1978年村北寨子通新泰土公路贯通,村两委带领村民修通一条长3000米宽4米,沿村北西接公路、东通李家峪的生产路。接着又修通一条沿村东直达南峪的长1500米,宽3.5米的生产路。1995年,村两委带领村民修通一条北接公路,长800米、宽4米的生产路。三条生产路的修通,虽然路面较差,但在当时经济条件很薄弱的情况下,村两委干部已尽了心,广大村民也出了力。 村中的桥梁建设,广大干群也付出了沉重的劳动。全村有4条河,一条自村南峪沿村东北去;一条自村西南往东斜穿村中,在村东一与南峪河交汇;村北一条由西往东,另一条自李家峪北流,3条河在村东北于家洼交汇。河虽不宽,但给村民带来许多不便,村中几乎每条街巷,田间每条小路都需架桥。 1714年(康熙五十二年)村中诸姓捐款若干元在村东用巨型条石架起一座六孔石板桥,村民称之东桥(曾两次重修,时间已无从可考)。 1763年11月(乾隆二十七年)村中刘、白、李、史、张、倪、赵、高、牛、魏等姓,捐款若干元,用巨型条石架起一座两孔石板桥,村民称之南桥。1908年(光绪三十三年)又一次捐款集资重修南桥,并在上游架起2座石板桥。清末,在双杨桥、大龙门两村捐助下修建了李家峪桥。 新中国成立后在历届党支部领导下,先后在村中修建石拱桥4座,在村北河修建石拱桥两座,石板桥1座,在李家峪河修建石拱桥1座。十几座桥的建成,为村民生活、生产提供了方便,村民不再为过河收庄稼、运肥料而为难犯愁了。 艰巨的工程,都是在冬春农闲时建成的。当时的大部分家庭都吃不上油。十几天干下来,眼发黑,腿发软。一是村里抓得紧,二是跟不上趟怕人笑话,咬着牙坚持干。营养不良,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大部分“壮年”都撑不了。只好每天多推几车土,多打几块石头。每天攒下几个票,六七天后集中歇一天,这就是农民的星期天。每当谈及此处,令人潸然泪下,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应当珍惜! 高峪村人的祖先就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崇尚道德风尚教育。1930年,在村中刘姓富户的捐助下,成立了私塾,聘请西冶村李贯之先生担任教师,全村父老腾出最宽绰的房子,伐掉最好的树木给学校;1969年修建一所占地6亩、15间教室的新学校;1986年扩建15间瓦房,并掀掉土台子,换上新桌凳和玻璃门窗;1994年,全村集资新建标准化学校,占地6亩,教室26间。全村共为国家培养大中专学生52名。1987年,刘英举第一个考上本科。1935年,村内刘姓富户捐资组建山东梆子小剧团,规模最大时,剧团发展到50余人,20多种剧目,闻名新泰、莱芜、蒙阴三县几十里农村。现在,该剧团仍然保持十几个农民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目,活跃在民间舞台上。 高峪村卫生室创建于1957年,并于1967年创建妇产卫生室,老中青三代乡村医生克服重重困难,没日没夜地奔波,为偏远闭塞的高峪村民消除了种种病痛,挽救了许多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家家有了房子、人人有了土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党支部带领全体村民,以人定胜天的精神,靠一双双勤劳的手来改造大自然,整平当中高、两头低的罗锅地,填掉干涸、废弃的汪坑和河沟,破墓平坟种上庄稼。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共整平土地600亩以上,开拓土地100亩以上。改革开放以后,剩余劳力得到充分利用,全村有600多青壮年外出打工,家庭妇女在家种地、养猪、养羊,老年人垦荒。每一个人都在挣钱,每一寸土地都“长出钱来”,全村养羊1500只、养猪400头,花椒树已发展到6万多棵,地瓜干总产量最高时达160万斤。有经济头脑的青年已开始开饭店、建浴池、跑运输、办工厂。1983年通电,1997年走上了柏油路,1999年吃上了自来水,2000年成立了农贸市场,2002年成了电话村。 有人说,这十几年像做了一场梦一样。是的,这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变化真快,快得惊人。再说,日子好过了,觉着过得快,也像是做了一场梦。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还有2个地名与高峪村同名:山西晋城阳城县董封乡高峪村山东青岛黄岛区滨海街道高峪村

高峪村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