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东 莱芜 钢城区 辛庄镇 郎郡村

郎郡村介绍

郎郡村位于莱城东25公里,东到砟峪村,西到旋车沟村,南到宅科村,北到博山区的上瓦泉村,169户,506口人。地处山区,山场面积4000亩,耕地面积1005亩。盛产花生。 据《路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路姓由临淄县迁此建村。因建村者为十兄弟,曾名十郎郡,后简化为郎郡。 曾有韩、时、王、曲、李、鹿等姓迁来此村,人数较少,由于种种原因,除鹿姓十几口人于200年前改为“路”外,其他姓氏陆续迁出或无后人。如今村中只有路姓。 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裴家庄乡•郎郡”。郎郡村,解放前属于辛庄区寄母乡;解放后分别隶属于辛庄人民公社、辛庄办事处、铁车管区、裴家庄小乡、铁车乡,现在属于辛庄镇。 1937年以前,光棍刘黑七的土匪部队经过该村,进行了血腥扫荡,导致该村半年内无人居住;解放前,该村的路玉振任国民政府管辖下的辛庄区寄母乡乡长,但是路玉振心中仰慕0人,曾暗中解救过不少被捕的0员,表现出极强的正义感和超前的政治眼光;解放后,本村出现过两个副师级干部路光辉、路佩聚;20世纪90年代初,村民在村支书路星光的带领下,埋头苦干,经济收入大大增加,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村中有一个闻名遐迩的业余莱芜梆子庄户剧团,路佩臣、路光岳先后任团长。鼎盛时期全团有演员40多人,能演40、50个剧目。最擅长演历史剧,从春秋战国到清朝各个朝代的剧目几乎都有,如商朝的《二冀州》,汉朝的《访纪昌》、三国前期的《平阳池》、唐朝的《战罗阳》、明朝的《访苏州》等等;也排演过现代剧《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等。该团曾在全市各地巡回演出,红极一时。该村不论男女老少,大多能拉二胡,闲来自己在家里唱上两口,自娱自乐。 村中多有长寿者。据统计,建国至今,全村有过九十余岁的老人14个。现在在世的付连川老人,今年90岁,一生勤劳。付老太生活俭朴,有规律,劳动不辍,又不超负荷,至今仍精神矍烁,生活完全自理,并且还能参加适量的劳动。党和政,村里就免除了老人的所有义务工、三提五统任务,如今区民政局府在生活上,给予了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政府出台照顾政策之前和村委都定时为老人送钱送物,逢老人过生日或生病,村委派专人前去慰问,使老人能够安度晚年。 1991年,郎郡村村民在村支书路星光的带领下,走上艰苦的山区综合开发之路,经过十余年的奋斗,他们在治山、治水、修路、引进经济作物以及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在山区综合开发之初,村委一班人等,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制定了开发的目标纲领,即四个“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外向型农业和观光农业。为了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又把四个农业的纲领目标具体阐述为“五成”即:路成、水成、林成、山成、产业结构调整成。 有了目标,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村民们干劲冲天,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展开了劳动大会战。1997年以前,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整地、修路上,七年来,郎郡村先后整理猪脸地3200亩;修连村路、生产路70华里;1997年至今,开发重心放到治水上,年年不停。五年的时间先后建成山顶水池6个(每个可容,2000立方),不需任何动力,全靠水位落差自动蓄水;建成水源池11个,还在村东修建成一个可容8万立方水的蓄水火池坝一座;修整河道2000米,建河坝20座,埋设地下管道21000余米。现在全村不论位置高低没有浇不到的地,山坡七地下水管密如蛛网,闻者无不称奇。 十几年来,郎郡人不断的引进最新的品种,淘汰旧品种,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比如苹果,1975年引进小国光等品种,小国光是当时较优秀的品种,郎郡因此闻名。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大众》还对此作了专门报道;1985年引进更优秀的品种红富士代替了小国光;近年来又引进新品种2001、超王一号、红之舞等,大大丰富了苹果市场;在种植葡萄方面也先后引进巨峰、凤凰五十一、黄野秋天等品种,激活了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 郎郡小学建于1953年,校园位置不断变化,1973年由村中挪到村后,1982年又从村后搬到村西。校园面积小,教室简陋。1998年,村委投资27万元,在村南建成一所高标准小学。现有3个年级,教师3名,学生48人;先后在本校负责的教师有:王发信、董之升、刘元功、亓玉璧、赵义瑞、任绪贵、路林光、尚明利、路荣祥、曲孝刚等。本校毕业的学生先后有15人考入本、专科院校。其中路美荣现在济南市槐阴区吴家铺镇任镇长。 郎郡村十几年来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现任村支书路星光的辛勤工作。路星光1991年至今带领全村人搞山区综合开发,成绩卓著,获得多项荣誉,多家报刊杂志登载其事迹。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郎郡村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