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头村介绍
亭头村 亭头村昔时称“亭兜村”,创村时因地貌似兜形,加上村首有一亭,故取名“亭兜村”,但“兜”与“头”谐音,而叫为“亭头村”。全村姓林,林氏原从江苏下邳(现邳县)迁福建莆田,尊贤里北螺村。宋理宝佑间(公元1253-1258年)因兵燹徙创澄海鸿沟乡,明初再迁入江东西前溪创村,嘉靖年间(嘉靖元年为公元1522年)先辈林朴斋再从西前溪村三房迁此定居,开基立业。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迁海界”时有盛姓亲戚投奔聚居,至晚清时另徙他乡。现属潮安县江东镇亭头村村民委员会,在镇之东北部,距镇政府四公里。东北两面濒临韩江东溪,西北与元巷村相临;南面接村头村和洲东村。全村518户,总人口2127人(其中男性1006人;女性1121人),劳动年龄内人口1200人。种植耕地面积428亩。属沙质土,宜种甘蔗、黄麻、花生、玉米、大豆及水果等旱园作物。 手工业自晚清开始,村中有打锡薄,浸靛,腌制加工杂菜,酱料的传统工艺。现还有多人在本村及潮城、彩塘、庵埠、汕头等地开办酱园及腌制工场。 1955年至1956年曾同省内的东莞,顺德等县挂勾黄麻高产单位丰产连环竞赛,受到外地的赞誉。1958年引种广东省农科所“粤园八号“黄麻优良品种,创全省黄麻高产记录,其时全村种植该品种109亩,平均亩产1015斤。 1966年种植水稻“珍珠矮”和番薯“红肉鸡烤耙”品种,分别以平均亩产1050斤和10000斤产量创全省亩产记录。 1972年村自筹资金13000多元建成水池,蓄滤韩江水,设点供村民饮用上自来水。村也开始利用加工火力发电,使农户用上电灯照明。 改革开放以后,农业进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户之后,尤其是1983年延长了承包年限,使种植也大力转型改变,大片规划种植荔枝,芒果以及香蕉,杨桃等适时水果。而且部分耕地精工种植蔬菜类,如冬瓜,吊瓜,苦瓜,香瓜,南瓜,丝瓜,瓠瓜等瓜类和包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菠菜,韭菜,萝卜,白茄,甜椒,西红柿,豆荚等。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做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本地特色农业,农民逐年增收。 全村有50%富余劳动力也“洗脚上田”进入城市,其中很多到广州,东莞,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经商,办工场或打工,增加收入,已逐步达到小康生活的水平。目前农民的新居,其规划建筑都按城市化,层楼套房,整洁明亮,鳞次栉比。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不断注重改变村容村貌,作好环境卫生等一系列公益事业。1993年7月在旅泰侨亲林德明、协潮两位先生捐资三十万元港币加上本村在外经商,务工和各单位工作干部乡亲捐款合共人民币一百二十多万元,投入筑造水池,水塔,配套设备,历时半年竣工,使全村民众都饮用上卫生洁净的自来水。2001年全村进行改造旧厕池,把古老肮脏的旧厕池填掉,重新建筑成具有现代化的新公厕共5座,花去资金人民币10万元,逐步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再之是统一规划村中集市,建设新市场一座,使民众买卖方便,丰富、日常生活,此外,2002年全村在大路小巷等公共场所及角落,都安装了路灯计80盏,线路总长三千米。 村向来注重文化教育,明清时村中就办起多间私塾(叫书斋)教育后代。民初才合总在林氏宗祠办起“崇本学堂”后改为“崇本学校”。沦陷时,各个角落另再办起“私塾”,抗战胜利后,改为江东乡第二保国民学校和“亭兜学校”。建国后,开头为“元亭仙”小学,1951年以后才改为亭头小学,(文革期间曾办至初级中学叫“亭头联中”和“亭头初级中学”后又改办为小学)一直至今。 1999年因埕口北面两个平房教室濒于倒塌,教育主管部门及村委会拨款二十多万元改建为两层四楼教室两教师房的楼座。由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2003年村委会在经济拮据情况下仍多方筹集资金,加上政府拨款支持,投资138万元建起三层楼的新校舍,计教室6间;教师宿舍6间,以及会厅、厨房、食厅、厕所等全套设备,建筑面积合计1100平方米,此外还有球场,田径场及100米跑道,现在教育设施逐步配套齐全。 古往今来,人才辈出:古代村中乡贤曾出任广西省容县正堂。顺仁公祠前都挂上容县正堂的大灯笼。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乡贤林盛传,系广州黄埔军校第十六期毕业生,出任南京-保安五厅少校参谋之职。新中国建立后,有一批干部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任职,属厅处级多人。林承锦曾任省农办政治处主任。林梓全1943年生,高中文化程度,上世纪六十年代,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湖南省部队,学雷锋标兵,不断晋升,曾担任某师副师长。林先建,曾任深圳市反贪局局长。林舜煌1948年出生,大专文化程度,从原一位教师连续擢升至潮安县副县长,后上调潮州市任农业局局长。林焕钦,林冰雄,林树强现任汕头市,潮州市医院主任医师。总之,自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全村有本科生36人,专科生72人,中专生32人。 文艺传播也较为活跃,建国初期曾组织业余剧团和文艺宣传队。2003年又续建起一支70人的大锣鼓队,配合节日经常进行活动。 村向来加大力度解决“行路难”问题。十多年以前借助侨亲捐资及集体经济投资修筑道路,把村中纵横贯串的几条主道都盖上了水泥路,改变了“晴天涂粉雨天泥”行路难状况。特别是在去年(2005年)夏天,为经济谋求发展,再度投资金56.8万元在全村外环大道铺设了路面宽6米,全长2000米的水泥村道。使村内村外道路连接,四通八达。彻底改变了过去有车难进家门口的状况,也改善了投资办厂环境,给全村带来了崭新的面貌。 亭头村革命传统代代传。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受尽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全国劳苦大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追求民族自由解放,为广大劳苦大众过幸福日子。亭头人革命先辈,跻身革命队伍搞地下斗争。成立抗日后备队,参加洲东大围村集中训练,宣传队张贴标语。为游击队秘密送情报,征粮上前方。村落虽遭日寇和-的围剿,危急关头,不怕牺牲,不顾个人安危,以革命事业为重,团结可团结的力量,壮大革命队伍,艰苦卓绝,英勇奋斗。为解放事业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 于1991年被县、市政府并获上级批准亭头村为“革命老区”。 还有2个地名与亭头村同名:福建福州马尾区亭江镇亭头村福建龙岩武平县桃溪镇亭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