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湖北 襄阳市

襄阳市介绍

襄阳市 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记者顾兆农) 襄阳市(襄樊)简介 襄樊市土地面积1.97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为588.8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257万人。城区面积3563平方公里,人口218.6万;其中建成区面积1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0.3万。200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01亿元。襄阳是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现辖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级市,谷城、南漳、保康3个县,襄城、樊城、襄阳3个城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鱼梁州旅游经济开发区3个开发区。 襄阳市是“全国历史文全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CCTV中国魅力城市评比中,襄阳从600多个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入围“十大魅力城市”。境内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36处,其中古隆中为国家级4A风景区。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评价襄阳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被人们誉为汉江上的一颗明珠。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从陕西宁强县发源,穿过祟山峻岭,奔腾呼啸,流入湖北,在丹江口以下进人襄阳市境,变成了一条能承载300吨级船只的黄金水道。汉江南岸的大巴山和北岸的秦岭山,从陕川甘接壤地带自西向东,在襄阳的西界走到了它的尽头。襄阳的东部,桐柏山连接大别山,绵亘千里,把河南与湖北两省截然分开,襄阳联南携北,把中原大地和江汉平原连接起来。 襄阳市是建设部确定的大城市。襄阳市土地面积1.9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8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3564平方公里,人口254万,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20.3万,是鄂、豫、渝、陕毗鄰地区唯一的大城市,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现辖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级市,谷城、南漳、保康3个县,襄城、樊城、襄阳3个城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鱼粱洲旅游经济开发区2个开发区。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地域财政收入55.8亿元,增长1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50元,比上年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3060元,比上年增加402元,2003年湖北省委、省0把襄阳列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重点建设发展。 襄阳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CCTV中国魅力城市评比中,襄阳从600多个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入围“十大魅力城市”。襄阳已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华夏第一古城池保存完好。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在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古隆中寓居10年,成就了著名的“前后出师表”和“隆中对”,闻名中外的《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1回发生在襄阳这片大地上。米芾、孟浩然、张继、宋玉等一大批文人名士使襄阳大地更具人文底蕴。境内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36处,其中古隆中为国家级4A风景区。 襄城区 樊城区 襄州区 老河口 枣阳市 宜城市 南漳县 谷城县 保康县以下地名与襄阳市面积相当:云南保山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云南西双版纳州辽宁朝阳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江西上饶鄱阳县游城乡湖南郴州陕西商洛市云南玉溪峨山县富良棚乡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新疆昌吉州奇台县

襄城区
襄城区
樊城区
樊城区
襄州区
襄州区
南漳县
南漳县
谷城县
谷城县
保康县
保康县
老河口市
老河口市
枣阳市
枣阳市
宜城市
宜城市

襄阳市景点列表

古山寨
古山寨

南漳先后发现了数量众多的,以石城墙、石房屋为主件而构成的古山寨。其中特色鲜明的春秋寨、卧牛寨、青龙寨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牛山寨更被建设部《中国城市网》总编辑罗亚蒙研究员评价为“全国乃... [全部]

龙王峡
龙王峡

龙王峡漂流位于南漳县肖堰镇西流坪漳河大峡谷内,251省道穿境而过,据南漳县城55公里,漳河大峡谷是7000万年前地壳运动拉开的裂缝,漂流的下水处“石门峪”距漳河源头仅数十公里,无污染的清澈河水在两岸... [全部]

鱼泉河
鱼泉河

鱼泉河漂流湖北省荆山生态旅游区主景区之一。位于湖北省南漳县李庙镇,305省道由此经过,距襄阳市56公里,是以漂流为主集多种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青山高耸,绿树蔽日,因一峭壁上有... [全部]

香水河
香水河

香水河七彩瀑布风景区位于南漳县薛坪镇镜内,距县城 37 公里,景区面积 110 平方公里,规划分香水河、普陀庵、甘景洞、般若寺、三景庄五大功能区。香水河为主功能区,现为国家 A 级景区。 在不足 3... [全部]

水镜庄
水镜庄

水镜庄,位于南漳县城南500米处,前带蛮河水,后依玉溪山。刀削石壁之间有一岩洞,相传一白马常出入洞内,上古叫“白马洞”。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为避北方战乱而南迁于此,雅号“水镜先生”,“水镜庄”由是得...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