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介绍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5′-118°31′,北纬34°22′-34°56′。南与江苏省邳州、新沂、东海三县市交界;北与临沂、临沭、苍山三县市接壤。境南北长约65千米,东西宽32千米。总面积1306.58平方千米/1312平方千米。总人口97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郯城镇,邮编:276100。代码:371322。区号:0539。拼音:TanchengXian。 行政区划 郯城县辖11个镇、6个乡:郯城镇、马头镇、重坊镇、李庄镇、禇墩镇、杨集镇、黄山镇、港上镇、高峰头镇、庙山镇、沙墩镇、胜利乡、新村乡、花园乡、归昌乡、红花乡、泉源乡。 历史沿革 郯城县历史悠久,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秦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所。唐贞观六年撤县入下邳,元和中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末复置郯城县,明清之后县域有变,县名未易。建国后隶属临沂地区。(出处) 1994年11月10日,撤销杨集乡、黄山乡,设立杨集镇、黄山镇。 1995年12月18日,撤销高峰头、庙山乡,设立高峰头镇、庙山镇。郯城县辖9个镇、13个乡:郯城镇、马头镇、李庄镇、杨集镇、庙山镇、重坊镇、高峰头镇、黄山镇、褚墩镇、十里乡、大尚庄乡、归昌乡、归义乡、司家乡、花园乡、沙墩乡、红花乡、胜利乡、泉源乡、高册乡、港上乡、新村乡。 1996年7月3日,撤销港上乡、沙墩乡,设立港上镇、沙墩镇(鲁政函民字[1996]32号)。 1997年6月4日,司家乡更名为清泉乡(鲁政函民字[1997]25号)。 2000年,郯城县辖11个镇、1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人,其中:972268郯城镇109789马头镇47076重坊镇53543李庄镇49664措墩镇55078杨集镇49373黄山镇46965港上镇39835高峰头镇47396庙山镇43933沙墩镇46964胜利乡45645新村乡35176花园乡48083高册乡31709归昌乡36798红花乡36963大尚庄乡24627十里乡40131归义乡36131清泉乡9685泉源乡37704人。 2000年12月29日,撤销十里乡、归义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郯城镇;撤销大尚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红花乡;撤销清泉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泉源乡;撤销高册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马头镇(鲁政函民字[2000]95号)。即郯城县由11个镇、11个乡调整为11个镇、6个乡:郯城镇(归义乡、十里乡)、马头镇(高册乡)、重坊镇、李庄镇、禇墩镇、杨集镇、高峰头镇、庙山镇、黄山镇、港上镇、沙墩镇、胜利乡、新村乡、花园乡、红花乡(大尚庄乡)、泉源乡(清泉乡)、归昌乡。(括号内的为被撤并的乡镇) 截至2002年12月31日,郯城县辖11个镇、6个乡。 地图 以下地名与郯城县面积相当:贵州黔东南州凯里市四川阿坝九寨沟漳扎镇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新城街道广东清远市连南县河南开封尉氏县河北唐山市乐亭县山西临汾尧都区山西临汾襄汾县四川阿坝九寨沟大录乡山东菏泽巨野县湖南益阳赫山区浙江省金华兰溪市
郯城县景点列表
-
马陵山孙膑智斗庞涓战址
1992年9月21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的,海峡两岸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学术讨论会上,一个被历史风云湮没两千多年的悬案,有了确切的解释,来自海内外的100多名专家学者,经过实地考察和学术讨论形成共识:...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