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湖北 十堰市 房县

房县介绍

房县位于鄂西北,古称“房陵”,因“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有如房室”而得名。县域居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和中西部结合部,东扼荆襄,西望长安,南依神农架林区,北交车城十堰和道教圣地武当山,自古就有“秦陕咽喉,荆襄屏障”之称。大巴山脉和武当山脉在此交汇,形成了著名的青峰断裂带和西高东低、南陡北缓的地形地貌,中为河谷平坝;最高海拔2485.6米,最低海拔180米,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年均降雨量914mm,无霜期223天。全县辖20个乡镇、48.8万人,国土总面积5110平方公里,素称“千里房县”。 县政府驻城关镇。邮编:432100。代码:420325。区号:0719。 处鄂西北山地。四周高山环绕,略呈盆地地形。北部属武当山,海拔多在800—1000米;南部属大巴山,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关家还,海拔2486米;中部马栏河沿岸,为海拔400—600米的丘陵盆地。 行政区划 房县辖7个镇、11个乡:城关镇、军店镇、化龙堰镇、门古寺镇、大木厂镇、青峰镇、土城镇、窑淮乡、榔口乡、红塔乡、白鹤乡、桥上乡、沙河乡、万峪河乡、九道乡、上龛乡、中坝乡、姚坪乡;国营五台山林场。 2000年,房县辖7个镇、17个乡:城关镇、军店镇、化龙堰镇、青峰镇、大木厂镇、土城镇、门古寺镇、红塔乡、桥上乡、安阳坪乡、回龙乡、中坝乡、上龛乡、九道乡、秦口乡、窑淮乡、姚坪乡、板桥铺乡、通省乡、白窝乡、中堰河乡、万峪河乡、沙河乡、榔口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71311人,其中:城关镇74786人、军店镇39436人、化龙堰镇25812人、土城镇16193人、大木厂镇21086人、青峰镇22563人、门古镇18525人、红塔乡40427人、白窝乡24603人、窑淮乡18432人、板桥铺乡12777人、姚坪乡15617人、秦口乡13518人、通省乡14844人、中堰河乡14807人、榔口乡11175人、沙河乡12902人、万峪乡10719人、桥上乡12218人、安阳乡6521人、上龛乡8523人、中坝乡12799人、九道乡12659人、回龙乡4850人、五台林场虚拟乡5519人。 2002年,房县辖7镇、12乡、1个国有林场,有359个村(居)民委员会。国土面积5110平方千米,年末总人口48.8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1万人。(根据《房县年鉴2003年卷》) ?年,房县辖城关、军店、化龙堰、土城、大木厂、青峰、门古寺7个镇,窑淮、榔口、红塔、白窝、桥上、沙河、万峪河、九道、上龛、中坝、姚坪11个乡。社区居委会7个,村民委员会302个。 2004年底,房县辖7个镇、12个乡,12个居委会、279个村委会。 城关镇 镇政府驻东大街,人口78982人,面积68平方千米。辖11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中西关、小西关、下西关、东关、北关、老城、泉水湾、白路、联观、桃园、花宝、莲花池、八里望、白土、三海、炳公、晓阳。 军店镇 镇政府驻军店,人口33976人,面积160.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军店街、月明、双柏、回龙、刘家畈、向家湾、何家村、郭家庄、下茅坪、高山溪、土坎、松柏、白果、上茅坪、三溪沟、官桥、易沟、小峪、军马、指北、中村。 化龙堰镇 镇政府驻化龙堰,人口25397人,面积157.9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竹园、泗河、摆上、西岭、桥上、上营、作峪沟、桃园沟、西川堰、庄房、高桥沟、汤峪河、渭沟、上湾、土城、西街、化龙堰、高川、长望。 门古寺镇 镇政府驻门古寺,人口31371人,面积531.1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草池垭、石垭、马家、四方洞、杉树湾、巨峪河、月日湾、门古寺、胡家街、狮子岩、项家河、秦口、叶家河、会子营、高塘河、马凉、东河、红星、仓鱼河。 大木厂镇 镇政府驻大木厂,人口32218人,面积421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五谷庙、双庙、东河、大木街、八里坪、三元、百户河、马进洞、共青、桥梁、双泉寺、安羊沟、高船。 青峰镇 镇政府驻青峰街,人口34710人,面积411.7平方千米。辖24个村委会:青峰街、龙王坪、楼房、花园、横峪、张家河、峪坪河、下河、冯家坡、陡口、梅花山、西山、白马沟、台口、刘家河、中堰河、双坪、卧牛观、杨家院、龙王沟、东西店、阳坪、清河、八里扁。 土城镇 镇政府驻土城,人口20565人,面积367.5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土城、龙坪、花楼门、白鸡铺、穿山堰、葛坪河、小享、通省馆、塘埂、上河、杨家河、马蹄山、大河湾、黄泥沟。 窑淮乡 乡政府驻横水,人口17325人,面积247.2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界山、陈家铺、横水、窑场、铺沟、观音堂、东沟、三岔、西沟、里乐城、长峪河、化鱼河、阳坪、后河。 榔口乡 乡政府驻榔口,人口10612人,面积203.2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榔口、榔峪河、玉堤店、七井沟、珠藏洞、沈家湾。 红塔乡 乡政府驻大榆树,人口37315人,面积222.5平方千米。辖21个村委会:七里河、六谷、塘溪沟、古桥、邓家营、朱湾、郑湾、桂花坪、大里沟、党家湾、高坡、南潭、兴胜、磨石、高碑、沙坪、付家畈、五将山、营盘、谢家湾、马栏。 白窝乡 乡政府驻伏溪堰,人口30034人,面积230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孙家湾、石堰河、长龙堰、解家湾、赤岩、伏溪堰、白鹤、付家、堰河、双河、三棵树、雷冲、东浪、黄杨树。 桥上乡 乡政府驻桥上,人口15552人,面积391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桥上、马里湾、西蒿坪、柏杉、毛河、木瓜、垭里坪、安阳坪、甘霞、三座庵、古泉、千坪、鱼鳃、黄粮、杜家川、大庙、东蒿坪、七里。 沙河乡 乡政府驻张家大店,人口10874人,面积236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三岔河、高峰、茅山、田湾、鹰咀石、邢家湾、竹园、卢家坪、五塘、沙河店、火光、朱家坪、白沙河。 万峪河乡 乡政府驻旱田坪,人口9325人,面积192.4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白米凹、中院、雷坪、谷场、大堰、长滩河、旱田坪、老人坪、小坪、栗子坪。 九道乡 乡政府驻卸甲坪,人口10576人,面积323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卸甲坪、瓦房坪、咸池、八里坡、关坪、九道梁、塘房垭、响应沟、义渡坪。 上龛乡 乡政府驻范家垭,人口6916人,面积355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范家垭、仓坪河、白玉河、黄龙、双龙、湖溪。 中坝乡 乡政府驻邓家院,人口10284人,面积261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褚河、宝石店、麦浪坪、龙滩、上坝、谭峪、三池、龙驹山、湖湾、中坝、章湾、贯沟、下坝、三溪沟。 姚坪乡 乡政府驻何家梁子,人口17922人,面积203.7平方千米。辖16个村委会:碾盘、庆口、红庙、姚坪、西坡、观音沟、化口、平沟、彪虎沟、虎尾沟、屈家坡、金牛寺、马家坡、白石、肖家沟、黄坪。 国营五台山林场 驻廖家河,人口4847人。辖4个村委会:廖家河、红场、金牛寺、枫相沟。 各场 人口9924人。辖14个村委会:西蒿、潭家湾、温泉、土城、黑獐沟、桃寺方、堤坪、羊岭、羊岔山、黄柏沟、仙家坪、油坊沟、碑口、咸水河、秋泉沟、石岭沟、会子营、文家山、天娥山。 2005年10月9日,湖北省民政厅《关于房县白窝乡更名为白鹤乡的批复》(鄂民政发[2005]67号):经省政府批准,同意房县白窝乡更名为白鹤乡。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房县辖7个镇、12个乡。共有12个居委会、279个村委会。 城关镇 镇政府驻东大街,人口78982人,面积68平方千米。辖11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中西关、小西关、下西关、东关、北关、老城、泉水湾、白路、联观、桃园、花宝、莲花池、八里望、白土、三海、炳公、晓阳。 军店镇 镇政府驻军店,人口33976人,面积160.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军店街、月明、双柏、回龙、刘家畈、向家湾、何家村、郭家庄、下茅坪、高山溪、土坎、松柏、白果、上茅坪、三溪沟、官桥、易沟、小峪、军马、指北、中村。 化龙堰镇 镇政府驻化龙堰,人口25397人,面积157.9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化龙堰、竹园、泗河、摆上、西岭、桥上、上营、作峪沟、桃园沟、西川堰、庄房、高桥沟、汤峪河、渭沟、上湾、土城、西街、高川、长望。 门古寺镇 镇政府驻门古寺,人口31371人,面积531.1平方千米。辖19个村委会:门古寺、草池垭、石垭、马家、四方洞、杉树湾、巨峪河、月日湾、胡家街、狮子岩、项家河、秦口、叶家河、会子营、高塘河、马凉、东河、红星、仓鱼河。 大木厂镇 镇政府驻大木厂,人口32218人,面积421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大木街、五谷庙、双庙、东河、八里坪、三元、百户河、马进洞、共青、桥梁、双泉寺、安羊沟、高船。 青峰镇 镇政府驻青峰街,人口34710人,面积411.7平方千米。辖24个村委会:青峰街、龙王坪、楼房、花园、横峪、张家河、峪坪河、下河、冯家坡、陡口、梅花山、西山、白马沟、台口、刘家河、中堰河、双坪、卧牛观、杨家院、龙王沟、东西店、阳坪、清河、八里扁。 土城镇 镇政府驻土城,人口20565人,面积367.5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土城、龙坪、花楼门、白鸡铺、穿山堰、葛坪河、小享、通省馆、塘埂、上河、杨家河、马蹄山、、大河湾、黄泥沟。 窑淮乡 乡政府驻横水,人口17325人,面积247.2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横水、界山、陈家铺、窑场、铺沟、观音堂、东沟、三岔、西沟、里乐城、长峪河、化鱼河、阳坪、后河。 榔口乡 乡政府驻榔口,人口10612人,面积203.2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榔口、榔峪河、玉堤店、七井沟、珠藏洞、沈家湾。 红塔乡 乡政府驻大榆树,人口37315人,面积222.5平方千米。辖21个村委会:七里河、六谷、塘溪沟、古桥、邓家营、朱湾、郑湾、桂花坪、大里沟、党家湾、高坡、南潭、兴胜、磨石、高碑、沙坪、付家畈、五将山、营盘、谢家湾、马栏。 白鹤乡 乡政府驻伏溪堰,人口30034人,面积230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伏溪堰、孙家湾、石堰河、长龙堰、解家湾、赤岩、白鹤、付家、堰河、双河、三棵树、雷冲、东浪、黄杨树。 桥上乡 乡政府驻桥上,人口15552人,面积391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桥上、马里湾、西蒿坪、柏杉、毛河、木瓜、垭里坪、安阳坪、甘霞、三座庵、古泉、千坪、鱼鳃、黄粮、杜家川、大庙、东蒿坪、七里。 沙河乡 乡政府驻张家大店,人口10874人,面积236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三岔河、高峰、茅山、田湾、鹰咀石、邢家湾、竹园、卢家坪、五塘、沙河店、火光、朱家坪、白沙河。 万峪河乡 乡政府驻旱田坪,人口9325人,面积192.4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旱田坪、白米凹、中院、雷坪、谷场、大堰、长滩河、老人坪、小坪、栗子坪。 九道乡 乡政府驻卸甲坪,人口10576人,面积323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卸甲坪、瓦房坪、咸池、八里坡、关坪、九道梁、塘房垭、响应沟、义渡坪。 上龛乡 乡政府驻范家垭,人口6916人,面积355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范家垭、仓坪河、白玉河、黄龙、双龙、湖溪。 中坝乡 乡政府驻邓家院,人口10284人,面积261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褚河、宝石店、麦浪坪、龙滩、上坝、谭峪、三池、龙驹山、湖湾、中坝、章湾、贯沟、下坝、三溪沟。 姚坪乡 乡政府驻何家梁子,人口17922人,面积203.7平方千米。辖16个村委会:碾盘、庆口、红庙、姚坪、西坡、观音沟、化口、平沟、彪虎沟、虎尾沟、屈家坡、金牛寺、马家坡、白石、肖家沟、黄坪。 其他 人口19328人,面积127.1平方千米。辖23个村委会:廖家河、红场、金牛寺、枫相沟、西蒿、潭家湾、温泉、土城、黑獐沟、桃寺方、堤坪、羊岭、羊岔山、黄柏沟、仙家坪、油坊沟、碑口、咸水河、秋泉沟、石岭沟、会子营、文家山、天娥山。 国营五台山林场 驻廖家河,人口4847人。辖4个村委会:廖家河、红场、金牛寺、枫相沟。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房县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中为河谷平坝。境内平坝、丘陵占17.1%,二高山占44.4%,高山区占38.5%。以青峰断裂带为界,北部山地海拔在800—1000米之间,山脉走向一般是东西、东北或东南向,坡度一般在10°—50°之间,山背开阔,山顶垣状,其间有河谷盆地零星分布,是玉米、水稻、小麦、木耳的主产区;中部以县城周围的马栏河谷为中心,形成一条狭长的断陷盆地,海拔在400—600米,既是本县的粮仓,又是果木林园发展的重要基地;南部为山区,山势巍峨陡峻,大部分在千米以上,是玉米、杂粮及用材林主要产区。全县最高海拔为西南部上龛关家垭,海拔2485.6米;最低海拔是大木的姜家坡,海拔180米,境内海拔高低差为2306米。 气候特点 房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为:冬长夏短,春秋相近,四季分明;垂直差异变化大,具有立体气候;同一海拔高度,阴坡与阳坡气温相差1—2.5℃;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10℃至15℃之间,极端最低气温-17.6℃(1977年1月30日);极端最高气温40.4℃(1996年7月20日)。无霜期年平均223天,北长南短,北部的大木为240天,南部的西蒿为174天,其余地区大都为210天至240天。年平均降水量914毫米,雨日100—140天之间,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大木镇雨日最少,为106天;桥上乡西蒿雨日最多,为140天。年日照时数1700—2000小时之间。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春季“倒春寒”,夏季“卡脖旱”和秋季的阴雨低温天气。 水文状况 房县境内大小河流1261条,总长3455公里,境内有四大水系,即南河、堵河、北河、官山河,总长2612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县的100%。全县有小二型以上水库74座。其中,中型小库两座,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59座,总满水能力6535.5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房县耕地面积47.86万亩(其中水田11.78万亩、旱地36.08万亩),占6.23%;林地622.85万亩,占81.15%;草场牧地56.97万亩,占7.42%;交通用地1.64万亩,占0.21%;城镇建设和工矿用地11.06万亩,占1.44%;水域面积11.51万亩,占1.5%;未利用土地15.04万占1.96%。 矿产资源:房县矿产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大。现已探明的金属矿产有:铅、锌、铜、镁、铁、锰钒等7种;非金属矿产有:磷、硅石、石灰石、白云石、重晶石、滑石、石膏、石煤、石材(大理石、花岗石、板石)、矿泉水(地热)以及粘土、砂石等72种。其中矿泉水(地热)在县内有5处,目前,开发利用的仅有大小温泉两处,主要用于饮用,疗养种养殖。矿泉水经国家鉴定命名为“含氡和缌的重碳盐钙镁型矿泉水”。温泉矿水源于房县青峰断裂带,有温泉寺、小汤池、戚家沟三处泉眼,水源丰富,水质晶莹清澈,口味纯正,物理性能良好,房县温泉水属一种优质天然矿泉水,含有人体所需的锶、锂、铁等10多种微量元素及气体。被称之为“中国最好的矿泉水”近年房县政府采取措施,成立矿泉水开发公司,生产绞股蓝、神农、矿泉黄酒等矿泉水系列饮料。产品畅销北京、广州、河南省等30多家用户,深受消费者欢迎,1988年获消费者满意奖。房县用温泉水建成100余亩名贵鱼种场,还建成200多张床位的矿泉疗养院。 森林资源:房县是国务院授予的“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境内森林茂密,群山-茫茫,林业用地52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8.5%,森林覆盖率67.8%,活立木蓄积量438万立方米。以房县为重点的秦巴生态功能区,是抵御沙尘暴南下东移和酸雨北上西进的生态调节器,被誉为中国真正的“生态心脏”。 草场资源丰富。房县山场辽阔、饲草繁茂,是发展草食家畜的优良场所,可利用牧草面积287万亩,居湖北省第一,成片千亩以上草场107万亩,理论载畜量130万个羊单位,是湖北省百万只商品羊基地之一。 地名由来 房县古称“房陵”,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 据清同治四年编撰的《房县志》记载,房县从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房县一直称为“房渚。”这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防治水灾的重要关隘。一直到了秦代。这个“防治”的“防”才改为“房屋”的“房”。那么由此往前推,推到夏商时期,房县属于彭部落方国。知道点文字知识的,这个“彭”字的原始形态是这边0水,那边也有0水。这个字形象不过地演衍了当时房县的山川地貌,更准确一点推测,房县曾经有过千湖之国,或者是水网湖区的时代。于是,水灾频发,洪水不断。横穿境内的一条彭水,四季肆虐。关隘处皆有观察汛期守卒,每旬一报。遇有水讯,当日即有塘报。观察县内讯期的戍卒,几乎遍布于境内各处地点。后来,这类戍卒就不仅送达水灾情况,兼报匪情及各类重大社会信息,这项河塘守卒制度一直维持到清末。综上所述,房县原来是防治水灾的前沿。房县的“房”字实际是从防治水灾的“防”字演变而来的。这只是一种定位房县的说法。清同治版《房县志》主笔汪魁儒先生也有个解释:“山林四塞,其巩固如房室,因以县名。”这个解释是不科学的,起码不准确。地势象个什么,就依此为根据来定县名,就有点想当然的味道。但以当时的条件而论,也只能这样了。离开县城一步,只能靠骑驴骑骡子,交通情况可想而知,除了几张破纸,就只有一枝笔了,有些概念也只能想当然了。 《搜神记》记载:“昔高辛氏时,有房王作乱,夏国危亡。帝乃募天下有得房氏首者,赐金千,分赏美女。”那么,这个“房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竟然可以使夏朝面临危亡呢?马灿然著述的《从中华历朝兴亡通鉴.上古兴亡演义》中记述:房王原是西戎人,生得身长八尺,虬须大颡,臂力过人。帝喾高辛氏时期,他从西戎跑到荆州的房山来。房山地方的蛮民个个惧怕他,就奉戴他做君王,僭号房王,国为房国。这里就给我们提出来了一个问题,房县曾经在帝喾高辛氏时曾为一个方国,就是一个小的国家。而这个房国不是分封的,是由这个地方土著产生的。然而就是这个“房国”,在史学界有不少的争论。房国产生于陶唐氏帝尧时代的古老国家。祁姓,子爵,系尧的一个后裔。尧本系黄帝之后。也有人认为:“姬、祁系古音的一音之转,姬姓、祁姓或许为同一姓。”从尧舜禹,到夏商周,直到春秋末年被楚国灭亡为止。房国的历史曾经大规模地迁徙几次,存在了二千多年。然而,成书于清同治四年的《房县志》却断然否定了“房子国”的存在。由于没有更多的史料来证实,而上古的史事多以口碑相传的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而这些神话又不是凭空而来的。根据这一推论,房国是做为方圆的实体,是在历史长河中确实存在过的。 我们知道,先秦时的帝王实施的禅让制而不是世袭制。尧是明君,替万民做了不少的好事,可是儿子丹朱无德无行,不能成为天下人的楷模,成为治理天下的君王。《史记.五帝本纪》是这样记载的:“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从这段史料中的记载,极为形象地形容了尧把治理天下的权柄交给谁的激烈的思想斗争。把权利交给儿子,儿子得到很大的利益而天下人都受到了损失。反之,儿子一个人受损失而天下人得到了利益。最后,尧决定不能辜负天下人的期望,把权利交给受人尊重的道德仁君舜。舜很过意不去,又多次禅让给丹朱。朱丹没有办法,才悄悄地跑到房陵来。这就是《竹书纪年》记载的“帝子丹朱避舜于房陵”的史事。丹朱到房陵来是为了躲避舜的禅让,而不是被贬放。 舜继位以后,觉得还是不能亏待尧的儿子丹朱,就封丹朱于房,为房邑候。还把房陵这一块地方封给了丹朱。这在房县有关的文史、方志、民间传说等地方文献中,到处都有丹朱留下的痕迹。县城东北六十里有“尧子垭”,相传就是丹朱居住过的地方。而城南二郎岗有“丹朱坟”遗址。丹朱不仅受封于房陵,而且死后葬于房陵。这又是民间的传说,丹朱死在哪里,却有几种不同的记载。问题就在于“丹朱坟”不仅仅只有房陵有,前边我们已经提到丹朱是为了躲避舜的多次禅让而偷偷跑到相对封闭的房陵来的。后来舜又把房陵保康这一片地方封给了他。这就是所谓“房国”的来历。也就是房县为什么叫房县?即房县流变的又一个根据。到了禹的时代,又把丹朱的封地改在唐地,就是现代的河南省唐河县。时光推移到周代时,房国又从唐地改到河南遂平。就这样,房国虽然还叫“房国”,但经过几次大的迁徒和流变,“房国”只有其名无其实了。这也是清同治年编修县志主笔汪魁儒不承认房国存在的缘由。而房国原来的地盘已经被更古老的邻近方国庸和麇所吞并。由此拉开楚文化开辟孕育母土的序幕。 历史沿革 房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房县古为梁州城,西周以前为彭、房等部落方国。 春秋为防渚,属麇、庸二国之地。战国为房陵,属楚。 秦置房陵县,属汉中郡,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 东汉末为房陵郡治,改属荆州。 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合房陵、上庸两郡为新城郡,房陵为新城郡治台。 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改属梁州。 南北朝时迭有变更。北周改房陵县为光迁县,为光迁郡治。 隋大业二年(606年)为房陵郡。 唐贞观十年(636年)改光迁县为房陵县,为房州治,隶山南东道。 宋雍熙三年(986年)升房州为保康军,隶京西南路。 元为房州治,隶湖广中书省襄阳路。至正二年(1342年)省房陵县入房州。 明洪武十年(1277年)降州为县,始称房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襄阳府。成化十二年(1476年)房县改属郧阳府。 民国初年属襄阳道;民国二十年(1931年)隶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隶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房县是革命老苏区。1931年夏,贺龙,邓中夏、柳直旬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主力转战房县,开辟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苏区,成立了房县苏维埃政府。 1946年7月,王树声、罗厚福率中原新四军五突围部队转战房县,在房县中坝成立了鄂西北军区,鄂西北行政公署和房县人民政府,开创了以房县武当山地区为中心的鄂西北根据地。 1949年元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谢兵团四纵十二旅和陕南军区部队,发动房竹战役,解放房县,成立了房县人民民主政府,属陕西省两郧专区。 1950年4月改属湖北省郧阳行政专员公署。 1953年隶属襄阳行政专员公署。 1965年襄郧分设,房县仍隶属郧阳地区。 1994年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合并,为十堰市所辖,房县遂隶属十堰市。 文化遗产 房陵文化圈 “房陵文化圈”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显著特点:蕴藏量大,形式多样,积淀深厚,层次分明,特色鲜明,传承自觉。其一,“房陵文化圈”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有西周诗-化、流放文化、巴楚文化、秦楚边缘文化、汉水文化、神农文化、武当道教文化和野人传说等,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其二,“楚调、巴音、秦韵”的风格鲜明,是中西部地区古文化沉积带学说最北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点。其三,流传在“圈内”特别是房县民间的民歌种类多、腔调多、内容丰富,不仅有反映当地风土民情、生产生活、恋爱婚姻的民歌,还有传唱《四书五经》、《增广贤文》、《三字经》、《诗经》的民歌及长篇叙事民歌。 历史事件 红巾军入房 1856年冬,襄、光、均、谷红巾军起义,首领齐集房界,知县金玉堂率团练堵击,被击败,起义军占领县城,金玉堂逃往南山。冬月28日,湖北盐道常恩、四川松藩镇总兵德恩联合追剿,起义军于腊月13日转至竹山。腊月25日,起义军复入房县向保康转移,次年正月,清军追至松香坪、盘水河一带,起义军败退兴山、远安地区。 捻军入房 1862年9月底,西北太平军扶王陈得才、启王梁成富率部由郧阳进入房县,21日占领县城,城内三关及城周围十余里均驻扎部队约十余万人,24日,经九道梁、田家坝入竹山、竹溪。 辛亥反正 1911年8月19日,武昌起义后,湖广总督瑞徵和驻襄阳安襄荆郧兵备道喜源先后电郧阳知府伍铨萃,严密-消息,严防革命党人滋事。当时驻防郧阳的为湖北新军第二十九标三营左队,该部革命党人甚多。为防止革命党人滋事,郧阳知府伍铨萃与该营营带张楚材密商,将军队分散驻防。前队由庞成功率领开往竹山,左队由督队官凡之淦率领开往房县。数日后,张楚材又接喜源密电,将后队一、三两排由排长陈得元、马良驹率领赴保康,自带后队抵襄留守。留驻郧阳的新军只有一个排,由代队官沈权、代理排长康代瀛率领。不久,武昌首义消息被革命党人得知,沈康密谋反正。9月24日,郧阳知府伍铨萃在沈康胁迫下反正,并派员前往各县联络。10月6日,房县在二十九标三营党人代表樊精纯领导下反正。这天,全县官、军、绅、商、学各界代表集聚一起,签字画押,城内悬挂白旗,以示反正。反正后官制如旧,知县仍由杨光德充任,县团练统编为新军,负责地方治安,全县秩序良好。 贺龙房县歼敌 1931年8月1日,鄂豫边猂匪张连三率3个团从北向房县苏区进犯,贺龙率8师22团在连山坡激战7昼夜,歼敌700余人,粉碎了北路敌人的进攻。中旬,51师范石生部6个团从东部进犯房县,红军在梅花山至陡口一带设伏阻击,全歼敌人1个团,打破了敌人的围攻。 柳直荀房县歼敌 1931年9月13日,贺龙率红军主力东下洪湖。不久,保安团总陈茂炳纠集四乡土匪乘虚攻占县城,逮捕了300多名干部、群众,准备正当午时杀害。得到消息后,柳直荀带领新组建的红25师火速赶到白峪沟,消灭了李治成匪部,然后化妆进军,消灭了敌人,救出了乡亲。同年12月29日,敌兴安警备旅旅长刘正增带两个团进犯房县,一个团驻上达河,一个团驻三教台。柳直荀率部当晚奇袭上达河,经数小时激战,歼敌一个团,活捉敌旅长刘正增、团长宋江楚。 苏区丧失 1932年1月,红二十五师主力接中央局指示回师洪湖。红军走后,敌51师304团和余希珍匪部3000多人,分别从谷城、十堰向房县进攻。被红军打垮后,流窜在四乡的伪保安团、大刀会、白带会也网络了万名匪徒进犯房县。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避敌锋芒,各级政府机关人员随部队转移,县、区、乡苏维埃政府被敌人占领。苏区丧失后,还乡团卷土重来,对苏区人民进行残酷镇压。房县被杀害干部群众2000多人,失踪3000多人,被烧房屋5000余间。 美机撞岩失事 1944年10月25日5时,美国B—20轰炸机轰炸日本长崎后遭炮击,机身受伤,飞至城南川白乡赵家包撞岩失事。乘员11人,除机长贾克来福等6人跳伞降落保康辖境外,在房县降落5人,4人无恙,独军曹哈来米勒触岩身亡,全县各界追悼,葬于二郎岗。其余4人留住县城,慰劳三日,由县派警护送至草店。飞机残骸除将笨重者暂寄本县保管外,其余零件一律运往竹山。 房县解放 1949年元月10日,人民解放军陕南军区36团、上关团、郧均团和17师50团,向房县城发动总攻,击溃敌199师,毙伤俘敌1000余人,房县宣告解放。元月22日,解放军进军两竹(竹山、竹溪)。30日,躲在深山的-保安18旅残部占领县城,逮捕进步人士,杀害了杨远舫父子,解放军闻讯从竹山回师房县,于2月1日击溃残匪,重新攻占县城,房县第二次解放。 历史名人 尹吉甫 尹吉甫(生卒年不详),房县人。周宣王辅佐大臣,是湖北历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学家、诗人。率军-猃狁,屡立功勋。曾作《诗经·大雅·烝民》、《大雅·崧高》、《大雅·江汉》、《大雅·韩奕》等。死后葬于房县青峰,今碑文尚存。 曹景郕 曹景郕(?—1903) 房县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补直隶省深州直隶州知州。性格耿直,为人正派,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深得百姓爱戴。因镇压地方不法之徒,与劣绅结冤,被暗杀于宅邸。 戢翼翚 戢翼翚(1878—1908) 房县人。清末进士,鄂省最早留日学生,兴中会会员。主持创办《译书汇编》、《国民报》、《大陆》月刊,揭露清政府黑暗腐朽,为民主共和呐喊。1905年任外务部主事,借机改革法律、荐用党人。后被指“交通革命党,危害朝廷”罪,革职押解回籍,1908年逝于武昌。 丁仁杰 丁仁杰(1891—1920) 房县人。1905年参加湖北陆军四十一标,次年考入武昌陆军特别小学堂,后加入振武学社文学社,复入共进会。1911年武昌起义,丁在九江胁迫新军反正,鄂军政府成立,被拥为内务部总稽查长。辛亥革命前夕,曾被孙中山授予大都尉衔。1914年中国-改组为中华革命党,丁积极拥护中山主张,参加七次革命方略会议,参与修改党章和筹建革命政府,并与蒋介石一起赴北满考察革命形势。肇和舰起义失败,丁被逐出上海法租界。1920年在征剿陈炯明的战斗连获胜利时被敌人暗藏的高压电害死,年仅29岁。 余德元 余德元(1877—1920) 房县人。清末贡生。1902年4月与黄兴同赴日留学,任《湖北学生界》编辑,鼓吹民族革命,宣传爱国思想。归国后任两湖师范学堂教习,加入日知会,运动学界。代表湖北两次向清廷-,推动立宪运动。1911年参加辛亥起义,民国建立后任国会议员,孙中山授勋四等加禾章。1920年逝于北京。 李明铨 李明铨(1906—1932) 房县人。1926年3月加入中国0,奉派入黄埔军校政治大队学习。北伐时随周逸群一道到贺龙部任政治教官,不久任一师政治部主任,参加南昌起义。1927年11月,到鄂豫边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了一支工农革命军。1928年春回房县开展地下活动,发展党的组织。1931年6月,建立房县苏维埃政府,任主席,兼任房县独立团团长,与-反动武装开展斗争。下洪湖后被诬陷杀害。 高振霄 高振霄(1881—1945) 房县人。早年间任《湖北日报》、《政学日报》编辑,抨击时政,鼓吹革命。武昌首义暴发,入都督府参谋战事,参与筹建鄂军政府。力促《刑赏令》颁发,严明军纪,稳定秩序,远近称颂不绝。为加强对军政府监督,设立总稽查处,霄被拥为总穆查。汉阳失守后,武昌城内谣言繁兴,人心惶惶,霄亲率稽查队沿街日夜巡逻,维持秩序。南京政府成立,孙中山委霄为高等顾问,后被选为国会议员,追随孙中山南下0,旋加入-。抗战期间,任上海策反委员,从事抗战活动,先后救护张执一、-等一大批党的领导干部和抗日志士脱离险境。1945年3月,高振霄被日、伪、顽毒杀于住所。 雷天明 雷天明(1916—1947) 房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0。在房县以民众教育馆为阵地,积极为《动员日报》撰稿,以学生救国团的名义编辑出版《五月》杂志、《民先日报》等进步报刊,培养和发展了一大批党员,建立了房县的地下党组织。后任鄂中地委-部长,江汉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长,江汉军区独立旅三团政委,参加中原突围,任第一分区政治部主任、专员兼房县县长,带领部队与敌周旋,出生入死受尽磨难。1947年被敌人杀害于房县榔口。 陈凯 陈凯(1918—1963) 房县人。1931年加入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0。转战于洪湖、鄂北、湘鄂西各地,参加了长征和延安保卫战,后进军西南,任西南军区军械部政委、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二炮校政委等职,授少将军衔。1963年3月病故。 贾文治 贾文治(1909—1967) 河北省三河市人。于中国大学毕业后,历任山东省政府录事、山东第五区专员公署秘书、德平县县长、郧阳专署主任秘书。1940年9月被委任房县县长后,整肃纲纪,起用新人,推行新政。提出建设“新房县”,组建县银行,开办民生工厂,发展冶炼、纺织、造纸、榨油、农具制造等公营手工业;改革耕作制度,鼓励发展生产;修建县、乡道路2300华里,整修巴柯道210华里,疏理水道150华里;尤重教育,建保国民学校157所,乡镇中心学校29所,创办简易师范学校,实行公费制。1943年9月,率150余科技人员考察神农架,编写了《神农架探察报告》,首揭神农架原始森林奥秘,为开发神农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次年调任湖北省民政厅科长,后任河北保定专员,河北省矿物局局长,通城专区专员。1967年逝世。 戢翼翘 戢翼翘(1885—1976) 房县人。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参加上海光复之役,任沪军先锋队参谋长。“二次革命”中参加反袁斗争,转战徐、淮间。后应云南都督唐继尧之邀,任滇军旅长、滇西卫戍司令、楚雄警备司令、云南练兵处长、云南陆军讲武堂堂长、陆军讲武学校教官等职。1922、1924年两次直奉战争中,分别任兴绥军参谋长、奉军第一军参谋长,后任第45旅旅长、第十军副军长,与张学良结为好友。1928年,张学良易帜,奉军改编为东北边防军,戢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参议官。1931年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北平行营参谋长,主持行营工作。在晋军改编,讨伐石友三中,全力运筹、颇具勋劳,国民政府授一等宝鼎勋章。11月底,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兼任东北财政委员会常委,包宁铁路工程局局长,平汉铁路局顾问。1933年5月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次年被国民政府聘为陆军军官训练团教官。1935年4月,授陆军中将衔。1947年春,被选为民社党中央常委,组织部长,后任民社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咨委。1976年逝于台北。 风景名胜 房县挂榜岩 房县城南45公里处的桥上乡挂榜岩,传说是唐中宗李显被废为庐陵王贬迁房州即现在的房县后起兵反周挂榜招贤之地。武周长安2年(公元702年)3月,庐陵王为选一领兵开路先锋,在军师徐祖美的献策下,在此挂榜招贤,兴唐室宏伟大业。至今,挂皇榜的大铜钉仍在岩壁之中,城堡基石完整无损。挂榜岩主峰高150米,面积约500平方米,山顶海拔946米,壁面光滑,如刀切一般。岩上古木参天,岩下碧水荡波,岩缝青枝点缀。 房县观音洞 观音洞位于房县城南3公里处的凤凰山,沿209国道。观音洞始建于唐朝,经过历代维修、扩建形成规模,现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主体景观是奇特的天然洞穴,位于石岩峭壁之中,分为南北洞,北为“关帝洞”深8米,宽6米,高4米,正中供有关帝神像;南为“观音洞”,深9米,宽13米,高5米,正中供奉观世音神像。洞前有一棵千年春桂,春季开花,四处飘香。景区内植被茂密、古树参天、登顶眺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房县城区一目了然。景区内有凤凰山庄、世外桃源、清人谷、太极广场,净心亭、魁星阁、观音长廊、儿童乐园、玄武宫等景点。 房县化龙堰木佳沟 木佳沟位于房县化龙堰镇渭沟之南,距县城约30公里。这里峡谷幽长,瀑布叠韵,奇岩异洞,鸟语花香。整条沟的群瀑形成层层叠叠的晶莹水帘,在阳光照射之下五光十色,景色之美令人叹为观止。还有两座小型水电站在这里因水而生,它折射出木佳沟自然资源的活力。 木佳沟附近还有一景——上当河。上当河是房县有名的小集镇,镇上有雕梁画栋的老宅,还有名木古树——“鸳鸯柏”,若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寻找到“鸳鸯柏”的来历,听到传说中那段美丽而感人的爱情故事。 房县望佛山 在房县门古寺境内,有一座闻名遐迩的望佛山,人文景观源远流长,自然景观奇峰竞秀,胜景迭出,可谓满眼奇观胜景。 望佛山位于房县西部,距县城34公里,海拔1430米,面积约6平方公里,旅游景点星罗棋布。望佛山又称“望夫山”或“万佛山”。其传说有三:一是站在望佛山山顶能望到武当山山顶;二是望佛山曾有上万尊佛像;三是“望夫山”上有一尊望夫石。 望佛山奇草异花不胜枚举,天麻、党参、细辛、川穹、何首乌等珍贵药材达三百多种,有路边黄、凤凰尾、津草、分津草、红白二元等奇花异草百余种。有迎春花、红药树、黄柏、厚朴、桂皮、紫荆、金弹子、梧桐等珍稀树木三百多种,珍禽异兽更多,如梅花鹿、獐子、麂子、野猪、豹子、猪獾子、猴子等。 望佛山的东侧有一条小溪汩汩流淌。沿着小溪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龙鼻孔岩”,前边是吊水涧,长年的溪泉将岩石冲得像龙的鼻孔。小响水洞两股清泉奔流,四季不断,冬暖夏凉,饮之沁人心脾;大响水洞传说是圣泉,饮之可清心明目,健脾润肺。在石门子小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感。如诗如画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小伙子们在这里欢快的嬉戏,姑娘们在这里留下美好的倩影。石门子上行200米是金牛岩。在一堵石壁上有三个蹄印和五个手指印,传说峡谷中曾有一个金童放着一条金牛,一天被猎人发现,金童骑上金牛攀岩逃走,从此无影无踪。还有一株被当地人奉为神灵的古花栎树高10米,树围三人合抱,浓荫蔽日。 上望佛山金顶,有一道关隘,是六郎寨城门,据说杨六郎曾在此屯兵扎寨。经过六郎寨便是青龙洞,洞旁建有龙王庙,供奉青龙神。一路有将军石、姊妹石、龟蛇二将、玉玺石、骆驼石、-石、望佛石等景观,岩壁大书“天下为公”字迹,为天然形成,形象逼真。金顶是望佛山的最高峰,庙内有一祖师爷和灵官爷,建于清道光18年。众星拱北斗,群山朝望佛。在望佛山金顶鸟瞰,云雾缭绕,曲径幽深,泉水清碧,林木茂盛,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房县野人谷 野人谷与野人洞相毗邻,也在209国道旁,是武当山、神农架两地国内游客相互流动的必经之地,全长5公里,山雄水美、谷幽峡险、古老的原始森林,成为自然博物馆。峡谷内有换彩峡、野浴滩、躲军洞、龙胆崖、瀑布群、野人睽谷、天绳攀崖、龙门顿开、绝壁城堡多处景点,是阳春赏花,盛夏避暑,深秋观景,严冬咏雪的旅游胜地。 房县野人谷房县野人洞 房县野人洞位于湖北“两山之间”(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旅游黄金中段,209国道横贯全境,交通便利,野人洞景点距离襄樊280公里,距十堰市130公里,距神农架木鱼127公里,距武当山155公里。 野人洞为天然石灰岩溶洞,1974年,当地农民殷洪发在此洞口与野人搏斗而得名(此人健在),是国家AA-旅游区,现已开发洞长1980米,观赏面积2.1万平方米。 整个溶洞共分上下两层,中间由人造百米天梯连接而成,天梯在国内众多溶洞里奇有,惊险刺激。洞内分为“三厅”(即擂鼓厅、天河厅、神龟厅)、“两宫”(即野人寝宫、洞内迷宫)、“一会”(即情人会)。洞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景观布局疏密参差,钟乳石形象各异,姿态万千,或如仙、如佛、如兽、如林、惟妙惟肖。洞内四季恒温14摄氏度,是武当山至神农架旅游线上的一颗新的亮点。 中国旅游干部管理学院王洪宾教授看后,惊叹:“景观壮丽堪称鄂西北第一洞府”,为国内少见“野人”洞府。 房县显圣殿 显圣殿位于房县城西12公里处的军店镇军马河口,相传怪人费长房在此显圣,殿因此得名。清乾隆年间创建,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重修。殿宇依山傍水,悬崖峭壁,巍然壮观。殿基为砖石结构,高约30米。砖雕走脊,飞檐筒瓦,有唐宋遗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后山之巅增修殿宇1间,名曰“金顶”。 显圣殿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山上林木苍翠,四季长青。正殿是宫殿式建筑,两侧是砖木结构歇山重檐的两层楼房建筑,卷棚斗拱,各臻其妙,上下台阶相连,高低回廊可通,殿前石栏浮雕,上有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工艺精美,栩栩如生。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山顶修建金顶1座。现顶殿依旧,保存完好。 房县特产 房县是全国著名的“木耳之乡”、“黄酒之乡”,大宗骨干土特产品千余种,代表世界消费潮流的绿色产品50余种,黑木耳、香菇、黄酒、天麻、板栗、核桃、山野菜、绞股蓝等,皆以其品质卓越、纯天然无污染而驰名中外。特别是黑木耳、香菇、黄酒为房县千年历史特产,早在隋唐时期已作为钦点贡品而誉满京师。“云耳”、“燕耳”,在国际贸易中以质优味美、营养丰富,赢得“房耳”盛誉,产品畅销五大洲。香菇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大部分销往亚、非、北美等地。黄酒是唐中宗李显贬居房陵而流传后世的“宫廷御酒”。现在,此酒将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嫁接糅和,进行特殊配方而成,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极高的饮用价值和医用价值,是符合国际酒类发展方向和国际消费趋势的畅销饮品,被人们誉为“神酒”和“液体蛋糕。七是药材资源丰富。房县是神农尝百草之地,也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素有“华中药库”之称。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400多个中草药标本采集于房县。杜仲、桔梗、金钗、灵芝、猴头、天麻、党参江边一碗水、七叶一枝花等名贵药材享有盛名,“北岸黄莲”属全国佳品。中草药基原种类达628种,资源蕴藏量348万吨,全部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药材。 房县黄酒 “房陵黄酒”历史悠久,古代曾称为“封疆御酒”、“帝封皇酒”。有史料记载,绍兴黄酒最早产于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时期,而“房陵黄酒”早在公元前827年西周时期已成为“封疆御酒”。闻名天下的《诗经》作者尹吉甫是房陵人,楚王派太师尹吉甫作为使者向周宣王进贡,尹吉甫带了一罈房陵人自产的“白茅”(黄酒)献给周宣王,宝物呈上殿开罈满殿香,周宣王尝了一口,大赞其美,遂封为“封疆御酒”。并派人把房陵每年供送的“白茅”用大小不等的罈子分装,依“白茅”封疆土,奖诸侯。房县黄酒兴盛于唐代,武则天废中宗李显,贬为庐陵王,流放于房陵。在房陵居住十四年,随行720名宫廷匠人对房县民间酿方进行改进而成。李显登基后,封房县黄酒为“黄帝御酒”,故又称“皇酒”。房县黄酒属北方半甜型,色玉白或微黄,酸甜可口。经检测:酒的热量为啤酒5倍,葡萄酒的1.5倍,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具有通经脉、厚肠胃、养脾扶肝、增加食欲、消除疲劳优点。黄酒在当地人一年四季常备不缺,婚、丧、嫁、娶必不可少。 黑木耳 湖北省房县是全国著名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县,是驰名中外的“木耳之乡”,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因其色鲜,肉厚,朵大,质优,营养丰富,赢得“房耳”盛誉。这里的黑木耳“形似燕,状如飞”,又被称为燕耳,有山珍之王的美称,自50年代以来,房县黑木耳,在国际市场上一直畅销不衰,远销美国,西欧,日本,新加坡等37个国家和地区,每吨黑木耳换外汇1.8万美元。 房县地处南北交替气候带,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再加上山峦起伏,树林茂密,为黑木耳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而这里生产的黑木耳色泽好,外观美,肉质丰富,质地佳,味道正。早地1965年举行的全国各类黑木耳评比中,房县黑木耳以干耳1市斤泡发26市斤而独占鳌头。1980年在云南召开的全国食用菌工作会议上,房县黑木耳以营养成分高,杂质少,有害元素最低而名列前茅。 房县生产黑木耳历史悠久,在2000年前的《周礼》一书中就有记载。在唐中宗时,房县黑木耳作为钦点进京贡品而誉满京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生产黑木耳,积累了一套非常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房县制定了“兴山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黑木耳基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提高,黑木耳的质量也再不断提高,产量也连连上升。目前全县黑木耳耳林基地达到200万亩,黑木耳年产量达60万公斤,最高产量达架平单产10公斤。该县黑木耳产量占湖北省的1/3,占全国的1/8。 黑木耳是营养丰富的食用菌,誉为“素中之荤”,不仅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同时作为中药补品之一,黑木耳味甘甜性平,具有延年益寿,调节神经,补气血,润肺,止血之功能,对高血压,动肪硬化症有良效,还能防治癌症,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较高医疗价值。明代医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能健身强志,延年寿,治疗痔痢等症。黑木耳的胶质有很大的吸引力,有助于清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灰尘,杂质,是矿山,化工,纺织工人不可缺少的保建食品。 以下地名与房县面积相当: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吉林白城市洮南市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古勒巴格乡云南丽江永胜县西藏那曲安多县措玛乡四川甘孜石渠县长沙贡马乡吉林辽源市西藏那曲安多县玛曲乡陕西榆林市靖边县广东揭阳市甘肃省武威凉州区吉林延边州珲春市

城关镇
城关镇
军店镇
军店镇
化龙堰镇
化龙堰镇
土城镇
土城镇
大木厂镇
大木厂镇
青峰镇
青峰镇
门古寺镇
门古寺镇
红塔乡
红塔乡
白鹤乡
白鹤乡
窑淮乡
窑淮乡
姚坪乡
姚坪乡
榔口乡
榔口乡
沙河乡
沙河乡
万峪河乡
万峪河乡
桥上乡
桥上乡
上龛乡
上龛乡
中坝乡
中坝乡
九道乡
九道乡
白窝乡
白窝乡
五台山林业总场
五台山林业总场
杨岔山林场
杨岔山林场
九口山林场
九口山林场

房县景点列表

湖北诗经源国家森林公园
湖北诗经源国家森林公园

湖北诗经源国家森林公园即房县五台山森林公园,以房县诗-化命名,于2011年获得国家森林公园称号。湖北诗经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房县城东南33公里,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0.2万亩,森林总蓄积量... [全部]

南潭生态文化旅游村
南潭生态文化旅游村

南潭生态文化旅游村 南潭位于县城南10公里,武神路旅游路旁2公里处,包括南潭、潮汪、兴胜三个行政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独特,民俗文化淳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南潭人... [全部]

神农峡景区
神农峡景区

位于房县城南30公里处的桥上乡境内,209国道左侧,从武汉至宜昌市,再走宜秭公路,在50公里处下车即到。 原名"神农峡",后因《房县志》中关于野人在此出没的记载被发现,更名为"野人谷"。峡谷内有躲军... [全部]

房县温泉寺
房县温泉寺

称汤泉寺。在房县城关镇东南12.5公里马栏河南岸,背靠汤池沟口。因寺内有温泉而名。唐代兴建,后多次修茸。清嘉庆间(1796-1820)重修。层楼耸翠,飞阁流丹,澄澈愈疾,为邑中名胜之一。现存建筑面积... [全部]

房县温泉
房县温泉

房县温泉位于湖北房县城东5公里的土地岭,又称“大温泉”,“大汤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发现山间石穴中有一泉水流出,其热如汤,四时常温,便凿泉建池,起名“汤池”,并用“汤池”水洗浴和灌溉。公元6...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