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湖南 怀化 洪江市

洪江市介绍

HongjiangCity 洪江市位于湖南省怀化市东南部、雪峰山脉中段、沅水干流上游,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中国冰糖橙之乡。全市总人口43万,土地总面积2174平方公里。是唐代“诗家天子”王昌龄的谪贬地。这里有“湖南青藏高原、湘西神农架”之称的雪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有“神密的物种变异天堂”之美誉的安江,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就是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为解决全人类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黔阳古城;有修建托口电站后形成24500km2面积的西海。有被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庙遗址。在这里成功举办了2006年和2008年中国雪峰山全国户外运动俱乐部挑战赛。洪江市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距西南五省(市)周边中心城市——怀化35公里,距芷江机场40余公里,枝柳铁路、320国道、209国道、沪昆高速、包茂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各旅游景区均有便利的交通直达。它是桂林——张家界的“中华第一旅游黄金走廊”上的一颗璨灿明珠。 洪江市战国属楚地,秦为黔中郡地。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置镡成县,县治在黔阳西南,属武陵郡。东汉、三国因之。 东晋义熙年间(405至418),废镡成县并入舞阳县,舞阳治(今芷江)迁镡成,并改为镡城。南北朝:齐建元元年(479),舞阳改为沅阳,仍属武陵郡。梁改沅阳为龙标县,隶属南阳郡。陈武帝永定三年(559),改属沅陵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辰州,龙标改属辰州。炀帝大业元年(605)复属沅陵郡。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改属辰州。贞观八年(634),分置朗溪县,龙恻县改为龙标县,属巫州,州治设龙标。武后天授二年(691),巫州改为沅州,龙标县隶属沅州。长安三年(703),沅州改为舞州。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又改为巫州。天宝元年(742)改称潭阳郡,属黔中道。代宗大历五年(770)更名叙州。 五代时,龙标为少数民族据有,废县置州,仍称叙州。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湖南归顺,奖(芷江)、叙诸州随之。神宗熙宁七年(1074)置黔江城。元丰三年(1080)改置黔阳县,以在黔水之阳,故名(一说县境石皆黑色,故以黔名),隶属于沅州。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黔阳县属沅州路总管府,隶湖广中书省。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黔阳隶属沅州府。洪武九年(1376),沅州府降为州,黔阳属辰州府,隶湖广布政司。 清顺治四年(1647),黔阳县纳入清室版图,仍属辰州府。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为府,黔阳属沅州府。 民国初年,废府存县,黔阳县属辰沅道。民国24年(1935),湖南省政府在沅陵设立“湘西绥靖处”,将绥靖范围内的19个县划为5个行政督察区,黔阳属芷、黔、麻、晃行政督察区。翌年5月,行政督察区正式设立专员公署,黔阳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机关设黔阳。民国26年12月,全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黔阳属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仍设黔阳。民国29年(1940)4月,改为第十行政督察区,专署机关迁洪江,黔阳县属第十行政区管辖。 1949年10月3日,黔阳解放。是年11月1日,成立黔阳县人民政府,县治改设安江镇,隶属会同专区。1952年8月撤销会同专区,成立芷江专区,黔阳县隶属芷江专区。是年12月2日,芷江专区更名黔阳专区。翌年5月,专署机关迁黔阳县安江镇大畲坪。1975年2月,专署机关迁怀化市。1981年6月,黔阳行政公署更为怀化行政公署,黔阳县隶属怀化行政公署。 199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黔阳县与洪江市合并,成立新的洪江市,市治设于黔城.以下地名与洪江市面积相当:湖南张家界永定区广东韶关市始兴县辽宁沈阳康平县吉林通化市梅河口市贵州铜仁市石阡县西藏林芝察隅县古玉乡广西桂林临桂区河南洛阳栾川县广西钦州钦北区山东潍坊寿光市云南昭通昭阳区安徽亳州市谯城区

沙湾乡
沙湾乡
深渡苗族乡
深渡苗族乡
龙船塘瑶族乡
龙船塘瑶族乡
太平乡
太平乡
河滨路街道
河滨路街道
沅江路街道
沅江路街道
新街街道
新街街道
高坡街街道
高坡街街道
黔城镇
黔城镇
安江镇
安江镇
托口镇
托口镇
雪峰镇
雪峰镇
双溪镇
双溪镇
江市镇
江市镇
沅河镇
沅河镇
塘湾镇
塘湾镇
硖州乡
硖州乡
龙田乡
龙田乡
岔头乡
岔头乡
茅渡乡
茅渡乡
大崇乡
大崇乡
熟坪乡
熟坪乡
铁山乡
铁山乡
土溪乡
土溪乡
红岩乡
红岩乡
岩垅乡
岩垅乡
横岩乡
横岩乡
常青乡
常青乡
桂花园乡
桂花园乡
群峰乡
群峰乡
湾溪乡
湾溪乡
洗马乡
洗马乡

洪江市景点列表

三绝树根雕
三绝树根雕

根雕陈列室里的大型古香樟根雕,为湖南著名民间雕刻家傅振源老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带弟子耗时两年多雕成,重约一吨,直径1.89米,高1.54米,雕完后因其体量为全国最大、人物故事多、工艺精湛而被誉为“... [全部]

芙蓉楼碑廊
芙蓉楼碑廊

芙蓉楼共保存古代石碑128方,是湖南省保存古代石碑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地方。 芙蓉楼碑刻是黔阳古城文化的精华,其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芙蓉楼本身碑刻,包括文人墨客雅集唱和的诗词碑,芙蓉楼复修碑和在... [全部]

芙蓉池、玉壶亭
芙蓉池、玉壶亭

芙蓉池位于半月亭和芙蓉楼之间,为园林水景,池中山石天然生成,水中莲花为睡莲。半月亭相传是王昌龄抚琴吟唱的地方,相传王少伯在池畔月夜吟诗,芙蓉仙女常吹箫作伴。对联“鱼游水底寻明月,树插石缝遮青天。”是... [全部]

龙标胜迹门
龙标胜迹门

送客亭旁的门坊原是芙蓉楼的老大门,建于清代晚期,名为龙标胜迹门,也称“三绝门”。 龙标胜迹门的门高12米,门宽7米,门坊正中为大型泥塑的王少伯送客图,左右为春、夏、秋、冬四季图。泥塑使用古代“堆塑”... [全部]

送客亭
送客亭

送客亭建在芙蓉楼前的潕水江边,亭柱有楹联“名花好共题诗句,寒雨曾经送客舟”,为清朝道光年间的进士王诰所撰,相传此亭为王昌龄送好友辛渐之处。亭旁空地叫送客台。1200多年的风风雨雨,洗不去王昌龄的。 ...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