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北京 延庆县 大庄科乡 慈母川村

慈母川村介绍

传说慈母川村是八仙之一汉钟离的故乡。 慈母川村隶属于大庄科乡,位于延庆县东南部约40公里,大庄科乡政府西部5公里,东距大沙岭2.2公里,西南距霹破石1.8公里。处在交通枢纽位置,四通八达,地理位置优越。现有135户,380人,满族人口占村人口的60%以上,是北京市115个少数民族村之一。2012年人均纯收入14417元。 村域面积6765亩,耕地面积307亩,村域内具有山区无污染的原生态环境,以林果业为主导,通过不断探索五彩甘薯、紫花生、栗蘑等特色林下经济,取得一定的成效。历史积淀沉厚,特色文化突出。 该村立足于村民增收,产业特色突出。环境整治卓有成效,村容古朴美观,注重提升环境整治文化内涵,创建生态文明户60余户。村内慈孝底蕴浓厚,尊老敬老蔚然成风,厚德典型不断涌现。依托钟离辞母的慈孝传说和少数民族村两大特色,打造慈孝文化和满族文化。建成满族文化展室,成立“慈孝情”演出团队,不断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着力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实现新发展,形成了制度健全、管理民主、村容整洁、民风淳朴的良好风貌。曾先后获得首都文明示范村、首都文明村、北京市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进步奖、延庆县绿色村庄、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生产美 该村立足农民增收,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特色突出,领跑全乡各村。通过制定符合村域实际的发展规划,促进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以板栗、核桃、红果等林果业为主导产业,通过不断探索五彩甘薯、栗蘑、紫花生等特色林下经济,取得一定成效。依托浓郁厚重的慈孝文化和满族文化,慈母川村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发掘特色文化,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建成满族风情展室、生态文化走廊、赏花休闲园等特色景点,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赏花观景。形成以林果业为主导,以生态旅游为载体,以慈孝文化为依托,各产业循环带动促进的发展之路。农民就业增收明显,实现不出村就业,工资性收入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连年递增。 生活美 集体经济产权改革和林权改革全面完成,人均收入水平连年提高。2012年人均纯收入14417元,达到县级平均水平以上,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修建占地660平方米,建筑面积477平方米,拥有11间活动展室的综合性、多功能文化大院。成为大庄科乡规模最大,标准最高、功能最全的村级文化大院。数字影厅、益民书屋,阳光浴室等公共服务便利。开展以“庭院整整齐齐、室内干干净净、邻里和和睦睦”为标准的生态文明户的创建工作,注重过程,提倡群众的广泛参与,最终达到村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和文明习惯的养成。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群众参与程度大大提高,目前,全村共有60余户被评为生态文明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环境美 慈母川村气候舒适凉爽,寒暑分明,年均气温8度,一年四季空气清新,可谓天然氧吧;林木覆盖率较高,主要以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为主。全村有山场万亩,一年四季三季有花,具有山区无污染的原生态环境。2008年慈母川村以其90%以上的高森林覆盖率被评为“北京市绿色村庄”。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广泛宣传动员全村干部群众,开展了以“清三乱、整残旧、跟绿化、重管理、出特色”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环境整治活动,乡村两级投入大量资金,抓好环境建设,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程,丰富环境整治文化内涵,突出环境整治特色,使全村环境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连续几年被评为环境整治先进村。村容古朴美观,村民庭院干净整洁。村内三条主街道分别以新二十四孝彩绘、古二十四孝浮雕、《论语》等国学经典警言警句为主题绘制。修建特色石板路,保留石头墙等特色农村符号,将传统与经典完美融合,体现出乡村特有的文化符号。 人文美 慈母川村干群关系融洽,邻里和谐。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明显。围绕钟离辞母的慈孝传说,建有慈孝堂、辞母园、慈孝雕塑,丰富慈孝文化。村内慈孝底蕴浓厚,厚德典型不断涌现。如照顾患有肺癌丈夫的“好媳妇”谢秀荣;悉心照料八十多岁半身不遂伴有老年痴呆症公公的“好儿媳”时建华,为全村年满六十周岁的老人送上温馨祝福和生日蛋糕的村党支部、村委会,为广大农民树立了道德标杆,用榜样的力量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组织村内文艺骨干20余人,成立了“慈孝情”演出队,成为全乡闻名的演出队伍,多次参加演出和比赛。牛骨板、腰鼓等满族特色文化活动得到传承和发扬。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全村人民的整体素质,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乡村奠定坚实的基础。2012年,慈母川村被评为首都文明示范村。

慈母川村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