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江苏 无锡 滨湖区 鸿山街道

鸿山街道介绍

2003年10月8日,鸿声镇与后宅镇合并设立鸿山镇,镇0驻后宅。鸿山镇行政区面积58.6平方公里,人口5.2万人,辖三个居委:后宅居委、鸿声居委、鸿运苑社区,15个村委会:鸿西村、鸿山村、鸿声村、鸿新村、友联村、马桥村、七房桥村、后中村、建新村、南塘村、大新村、东塘街村、大方桥村、荡东村、梁鸿村。 鸿山镇位于无锡市东南部,北依鸿山,南临望虞河,东起漕河西底,西接梅村,是吴文化发源地的古镇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人文气息。鸿山镇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民风淳朴、物华天宝,是一个融科、工、农、贸、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江南城镇。 鸿山镇区位优势独特,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属上海一小时经济圈范畴,西与无锡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无缝相接,南与苏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隔河相望。水陆空交通便捷,南傍京杭大运河,西接无锡国际机场,紧靠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锡甘路、东干线、东环线、锡东大道穿境而过。距国际大都市上海1小时车程,到省会城市南京160公里。正在建设中的-铁路将更凸现出鸿山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交通运输条件。公路: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锡澄高速公路、锡东大道、锡甘公路、无锡环太湖大道、无锡东干线。铁路:京沪铁路、新长铁路、-铁路(在建),目前客运、货运站齐全。机场:无锡机场(2公里)、上海虹桥机场(110公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40公里)、常州机场(90公里)、南京禄口机场(160公里)。港口:上海港(110公里)、江阴港(40公里)、张家港(40公里)。内河:京杭大运河、望虞河(河面平均宽度125米、适合500吨级船位航行)、伯渎河。 凝心聚力,加大投入,全力打造优质软硬环境,鸿山镇在率先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打造“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和谐新镇”的新思路。她所具有的便利、快捷、发达的交通网络;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益招商、高水平管理的三园(机光电工业园、农业生态园、大遗址公园);建设中的苏南最大、功能最全、环境最优的堪称人文之城、休闲之城、生活之城、商务之城的鸿山新城镇;提供招商引资、安置拆迁、村民增收的南部工业安置区;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新农村改造示范村。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和谐的人文环境,宽松开放的亲商环境和诚信高效的行政环境,已成为中外企业家产业发展的高地,投资兴业的福地,商务成本的盆地。形成了以机械、化工、轻工、电子、冶金、彩印为重点的多元化产业结构。 实施品牌推进战略,增强三园一城一区一村的集聚效应。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起点高,水平高,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实现鸿山“三年大变样、三年大见成效”,为实现腾飞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拆迁安置工作,铁腕治污、全面整顿化工企业,进一步重视富民、改善民生工程,积极营造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的实际行动中,鸿山镇正朝着“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和谐新镇”的目标迈进。 经济强镇 2007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亿元,同比增长23.6%;技工贸总收入75.3亿元,同比增长33.1%;财政总收入2.6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0%和6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3亿元,同比增长3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80元,同比增长12%。 一、工业经济 目前,全镇拥有规模骨干企业70多家,初步形成了多元产业经济结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苏双象集团和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无锡银邦铝业有限公司等成为国内同行骨干企业;无锡机光电装备制造工业园以专业化制造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以优势品牌产品为核心,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机械装备制造工业高地。 二、农业经济 鸿山农业结构、效能趋好。努力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提升,在提高单产、优化品种、改善品质上下功夫;积极尝试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以生态、优质、高效为目标,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全镇2.7万亩水稻,总产1417.5万公斤;1.9万多亩小麦,总产555.8万公斤,实现全年粮食总产1973.3万公斤的历史新高。积极实施“一村一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完善规划定位。全镇3200亩葡萄,总产值达到1600万元以上。鸿山特色精品型农业片区已基本形成鸿山千亩葡萄园区、千亩粮作区、江南花卉园等农业功能园区。一批特色强、市场大、品牌响的特色农产品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中崭露头角,“推酥麦饼”、“鸿山葡萄”、“三让团子”等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产品。全镇农业逐步呈现出市场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良好格局。 文化名镇 鸿山文化底蕴深厚。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庞大的越国贵族墓群再现悠久历史;至德泰伯遗风流传千古,鸿山景区成为古今寻根访祖,观光旅游之胜地。正在建设中的鸿山遗址公园规划面积约7.5平方公里。建成后将进一步弘扬吴文化,推动吴文化地区产业发展和鸿山经济进步。“院士之乡”的美誉蜚声中外,国学大师钱穆、物理学家钱伟长、经济学家钱俊瑞、教育家钱临照、力学家钱令希、分子生物学家邹承鲁等六位院士被列入当代世界科技文化名人。 鸿山景区。如果说黄山是以“奇松怪石传四海”;庐山是以“匡庐奇秀甲天下”,那么,鸿山则是以“泰伯至德闻九洲”。景区内有雄伟的石牌楼、高矗的仰止阁、小巧玲珑的御碑亭,还有明代建造的月牙池和四棱碑。鸿出十八景,文化内涵丰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为古今寻根访祖、观光旅游之胜地。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A-景区和无锡市旅游十八景之一。 泰伯墓。泰伯墓是江南第一古墓,位于风景秀丽的鸿山。泰伯,乃公元前十二世纪周太王之长子,他三让王位,从陕西来到南方荆蛮之地,建句吴国,创吴文化,江南社会从此由原始走向文明。泰伯是开化江南的始祖,吴文化的创始人。“西有黄帝陵,东有泰伯墓”足见泰伯的历史地位。 由平台和石阶将各个地面建筑连成整体,四周筑以围墙。顺自下而上的墓道拾级登上最高处,便是泰伯墓冢。墓冢呈平面圆形,直径约4米,系青石护围,顶部以土覆盖,高约2米。墓前分立石望柱一对,柱顶各雕石狮栩栩如生。向下而行是四角攒尖式的四棱碑,正面雕长形双钩“泰伯墓”三个篆体大字,边刻火珠、云龙浮雕图饰。该碑两侧有泰伯墓碑记两块:东侧刻以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杨文所书《重修泰伯墓记》;北侧为明天启三年(1623年),由东林党首领高攀龙所撰写“泰伯墓再次重修记”。 据东汉永兴二年(154年)吴郡太守糜豹所作《泰伯墓碑记》载:朝廷授命于他,改宅为祠,修葺墓冢。宋、明、清历代朝廷都派祀奉官到墓地、庙祠致祭。原墓地东南里许,还有驻房数千间,现只见地面散落的大量残砖碎瓦。1949年时,这里已满目疮痍,破败不堪了。之后,当地0及有关部门,屡加修缮。特别是1984年以后的二年,经省、县两级0拨专款重建,使这座历经千百年的古墓得到了妥善保护。2000年经上级0批准,在国内外吴氏宗亲的支持下,再度修葺了该墓,增建扩建了香花桥、戟门、前宫、仰止阁、泰伯铜像、怀仁堂、宗会堂等景致。修葺后的泰伯陵区已成为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该墓地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游人近年到墓地祭扫、凭吊、瞻仰的,逐年渐多。 鸿山遗址公园 鸿山遗址位于鸿山镇东部,北依泰伯渎、南抵新宅路,西至规划道路,东至大坊桥河。《鸿山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年)规划面积749.79公顷,规划结构为九区一带一中心,主要为遗址管理中心(包括遗址博物馆)、九曲河生态展示带、3个农业生态展示区、3个遗址现场展示区、2个服务区以及1个湿地公园展示区。遗址公园设1个主入口2个次入口,内部游览沿着3条主轴线:博物馆-遗址模拟展示区两条轴线,湿地公园内伯渎港-大坊桥河主轴线,公园内利用游船游览,设有5个码头。公园内除有2个服务区外另设有4个服务点。 鸿山遗址博物馆 遗址博物馆功能包括展览、文物库房、考古研究、游客服务、遗址管理与办公等内容。博物馆总建筑面积8697平方米,其功能布局体现为“一体两馆”、“三个展示主体”、“四个辅助功能”。即一个建筑群体,挂设“鸿山遗址博物馆”和“中国(无锡)吴文化博物馆”,突出“鸿山遗址出土文物展示”、“丘承墩原址展示”、“吴越文化展示”三个主题,附设四个辅助区。博物馆景区,除博物馆之外,还配套有一些旅游休闲的功能项目。为了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博物馆将采用泥墙、坡顶、草面等简朴造型,使博物馆与环境融为一体。同时,为了突出遗址的平面形象,整个设计就像一把弓箭,用以象征吴越争霸历史、吴地人文所具有的独特力量和进取心。预计博物馆主体建筑将于今年10月完成,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将正式向社会开放,无锡邀请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恺先生等一批国内著名专家负责博物馆的设计和文物展陈工作。 吴文化节 泰伯奔吴,断发文身,教化乡民,发展农桑,开渎筑城,开启江南文明,这一个个“美丽传说”,犹如一曲曲从远古而来的悠长音符,在百姓口中世代传颂。吴地文明的炊烟,缕缕不绝数千年。散落在无锡本土各地的灿若珍宝的种种自然与人文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记载了时光的往来,是孕育和承载起吴文化的巨大摇篮。吴文化节,便是无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重现文明的记忆、捍卫祖先遗产的一次文化振兴之举。 丰富的历史遗存,无疑是一场文化阅读的盛宴;追溯历史,是为了定位无锡在新时代的精神坐标。泰伯奔吴,促进了中原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融,同时,锻造出吴地百姓尚德、谦让、创新、开拓、聪慧的精神特色。而这正是无锡在近、现代取得百年繁华,成为民族工商业和乡镇企业发祥地的深层原因。文化的发展,反哺了经济的腾飞。吴文化是锦绣江南的灵魂。无锡作为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在全国处于前列。而对吴文化的溯本求源,让人们的思路更为清晰:无锡近百年的繁华,并非无本之木,文化上的重新考述,让我们明白这个地区之所以昌明,是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支撑力。 以泰伯为代表的先人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所孕育出的智慧和坚强,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这座城市的血脉,是无锡实现“两个确保”和由全面小康社会跨入基本现代化进程中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院士之乡 院士:钱穆、钱伟长、钱临照、钱俊瑞、钱令希、钱易、邹承鲁 鸿山镇北依鸿山,南临望虞河,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美誉蜚声中外的国学大师钱穆、物理学家钱伟长、经济学家钱俊瑞、教育家钱临照、力学家钱令希、环境工程专家钱易、分子生物学家邹承鲁等都是在这里诞生、成长。 和谐新镇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谐程度明显提升。2007年,鸿山镇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惠民,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各项事业得到协调推进。富民工程扎实推进。加强了就业促进工作,完成再就业培训126人,其中:创业培训28人。培训农村劳动力2028人,其中:技能培训1240人,培养高技能人才33人。提供就业岗位2736个,新增就业再就业221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67.6%,无“零就业”家庭。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增社保3537人,企业城保参保率达98%,其中,新办企业参保率达100%,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率达87%。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低保对象保障率、低保资金到位率、低保金兑现率达100%。失地农民、老年纯农民、老年居民社保覆盖率达100%,农村养老保障综合参保率8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切实减轻了群众看病负担。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慈善救助功能不断增强,共发放救助资金100多万元。历史文化开始彰显。镇域内历史文化内涵得到梳理和挖掘,历史文化遗存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成功配合举办了第二届无锡市吴文化节,泰伯墓、鸿山大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面启动鸿山遗址博物馆、吴文化广场、吴文化风情街建设和“怀海义庄”修复工程。鸿山镇被无锡市评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先进集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投入持续加大,全镇教育条件进一步改善。鸿声中学和后宅中学分别完成改扩建,泰伯中心小学、鸿运苑幼儿园启动建设。全镇7所中心校软硬件环境不断提高,目前,已有五所中心校创建成为省实验或省示范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开始集聚,素质教育深入开展,顺利通过了省区域教育现代化验收。后宅卫生院创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坊桥等五个村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成功举办了鸿山镇首届运动会和首届家庭文化艺术节,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区广场文艺活动。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计生、妇女、人武、统计、民族、宗教、残联、老龄、档案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社会政治保持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安全工作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建立健全大信访、大调解、大防控机制,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热点难点问题基本得到及时妥善处理,确保了无赴京-和重大群体-件发生。深入开展“法治无锡合格镇”创建,顺利通过了争创先进镇市级验收。坚决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平安鸿山”建设,建立健全镇村大联防机制,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社会政治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以下地名与鸿山街道面积相当:云南昭通镇雄县鱼洞乡云南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镇福建福州平潭县北厝镇浙江省嘉兴桐乡市凤鸣街道天津蓟县出头岭镇陕西咸阳市长武县枣元镇北京丰台区长辛店街道河南新乡红旗区洪门镇江西九江修水县上杭乡广东惠州市博罗县麻陂镇甘肃省武威民勤县大坝镇河北石家庄行唐县上阎庄乡

后宅社区
后宅社区
鸿声社区
鸿声社区
大坊桥社区
大坊桥社区
南塘社区
南塘社区
东塘街社区
东塘街社区
七房桥社区
七房桥社区
鸿新社区
鸿新社区
鸿西社区
鸿西社区
鸿运苑社区
鸿运苑社区
鸿泰苑社区
鸿泰苑社区
梁鸿村
梁鸿村
后中村
后中村
建新村
建新村
大新村
大新村
马桥村
马桥村
鸿声村
鸿声村
鸿山村
鸿山村

鸿山街道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