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山东 潍坊 昌乐县 朱刘街道

朱刘街道介绍

昌乐县朱刘街道,面积50.79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社区),人口5.2万,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区”叠加之地.街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发展条件极为优越,是一处以电动车、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柴油机和现代物流产业为主的“蓝色、高端、低碳”现代工业示范区。 朱刘街道位于昌乐县城东部,“世界风筝都”潍坊西郊,处环渤海经济圈与山东半岛城市-汇点,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宝通街横贯全境。国际机场和海港码头均在90分钟内通达,济南、青岛均可在90分钟内到达,30分钟内即可达到潍坊机场,货物可发往全国各地。 朱刘街道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首阳山,山峦起伏,林木繁盛,鸟语花香,尽享大自然无尽的福泽和恩赐。正在建设的首阳山旅游度假区,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生活服务于一体,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街道文化底蕴丰厚,历史古迹众多,人文景观独特,仅首阳山附近古文化遗址就达50多处,其中夷齐祠、神龙庙、淄川王汉墓等影响较大,并发现具有旅游开发与考古价值的天然溶洞。区域内石雕工艺历史悠久,碑碣、石狮、石链等制品享有盛誉。 - 产业结构 工业发达、产业集聚。街道立足“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紧紧抓住“三区”建设的历史发展机遇,围绕产业链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培植起了电动车、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柴油机和现代物流服务五大产业集群,是山东产业集群建设十大突出贡献镇之一。 电动车产业 电动车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优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总投资50比德文电动车亿元的“山东省电动车产业基地”内已落户比德文、木兰、凤仪等6家品牌电动车生产企业和30多家配套厂商,年生产电动汽车3万辆、电动自行车100多万辆。通过电动车企业与配套厂商之间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形成了产业聚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配套协作的电动车产业格局。今年投资12亿元的30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也已签约,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由电动自行车生产向电动汽车生产的转变,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柴油机产业 柴油机产业是朱刘街道继电动车产业之后打造的又一新兴产业。目前,总投资38亿元兴建的昌潍柴油机动力产业园总建筑面积达70万平方米,园区内现已落户潍坊昌潍柴油机、福建圣源电机、临清市诚信精配曲轴、潍坊鑫弘源机械等7家柴油机生产及配套企业。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柴油机产业园区,年可生产柴油机20万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柴油机产业的崛起,为朱刘街道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必将引发朱刘街道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成为朱刘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建材产业 朱刘街道素有“建材之乡”的美誉。现拥有水泥、铝塑板、钢结构、装饰材料、塑木板、高性能沥青、商品混凝土等较大规模建材企业近百家,年实现产值25亿元。其中,山东乐化铝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乐化牌铝塑复合板”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昌乐山水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山水水泥是山东省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年生产能力达120万吨;潍坊恒信钢构有限公司、潍坊亨利达钢构有限公司生产的钢结构产品远销海内外。预计到2011年底,整个建材产业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发展成为产销一体、产业聚集、特色鲜明的新型建材产业。 精细化工产业 作为朱刘街道传统产业的精细化工产业更是“老树频发新枝”。以万山集团山东潍焦集团、山东万山集团、山东杰富意振兴化工有限公司和潍坊元利化工有限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向“高、深、精、细”方向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炼焦、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工、粗酚加工、减水剂生产等比较完整的链式产业,产品多达200余种,是目前国内科技含量最高,产业链条最长的精细化工基地之一,现已被评为“中国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基地”。 依托电动车、新型建材、柴油机、精细化工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朱刘街道的现代物流服务业强势跟进。街道以309国道、潍昌路和胶济铁路为轴线,规划建设了中国汽车城、昌潍物流园、三区建设物流园三大物流园区,作为对接潍坊城区,融入“三区”建设的重要节点,目前园区内已落户三洲物流、恒坤物流、长富物流等10余家物流企业。三大物流园区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营运收入200亿元。 - 基础设施 街道全面落实“星级服务、一线办公、限时办结”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全程化、保姆式服务,以硬措施打造一流创业软环境。街道还大力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9亿多元,规划建设了比德文路、山水路、万山路、站北街等“四纵六横”主干道,完善了水电路、雨污水地下管网和地上美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投资2亿元建设的城东污水处理厂项目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日可处理污水6万吨,良好的软硬环境,为投资创业者打造了最优的发展平台。 - 街道建设 街道根据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全力加快城乡资源整合,以社区建设为重潍坊农产品物流园点,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基础。重点抓好寿阳山社区、魏家庄社区、怡和苑社区和都昌社区四大社区建设,把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以城市的繁荣来带动农村的繁荣。如今的朱刘,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共建共享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 历史沿革 朱刘街道境域是登莱古道的必经之地,夏商时期东夷土著莱国的势力曾到达这一地区;西周时期,是始封之齐国的势力范围;西汉时期,先属淄川国,后归北海郡剧县;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建立都昌县,县治所即在境内都昌村。宋代,有朱姓大户在此定居,遂取其村名曰朱留店,后演称为朱刘店;1950年后相继称朱刘区、朱刘公社、朱刘镇,2005年变更为朱刘街道。 - 历史文化 悠久的历史,给这一地区留下了诸如遗址、汉墓、石刻等大量文化遗产。 后于刘遗址 后于刘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至1米。经抢救性发掘,先后发现房屋基址、陶窑、墓葬及陶器等重要文物。其中陶器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夹砂素面褐陶,均为手制,仅见大小不同的袋足鬲和极少瓮类器形,是典型的土著夷人文化遗存;另一类后是夹砂或泥质灰陶,均为轮制,器形规整,陶质坚硬,器类有绳纹鬲、深腹罐,细绳纹和三角纹簋等,具有殷商晚期、西周早期文化特征,是先进的商周文化进驻这一地区之后的遗存。这种现象体现了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融合。 汉代古墓 汉墓共计20多座,一般封土高大,有独特地域文化特征。东圈汉墓,位于村南峨山山顶,高大封土下分布有三座墓葬和一个车马坑。三墓的结构基本相同,均由墓道、甬道和前、后墓室组成。墓道为竖井式、方形,底部距墓口约12米,纵向垂直开凿于石灰石之中,修凿整齐,内部采用边长1米、厚30厘米左右的石板逐层封填直至墓口。甬道为南北向,连接前后墓室。墓室基本为长方形,修凿整齐,地面平整。后室三面分布四个耳室,耳室门口留有在原生石上凿出的门槛、门框、门臼,并有木门痕迹。车马坑是用未经修整的片石砌成的围栏,呈长方形,南北向,总面积约90平方米。三座墓皆被盗掘,但还是出土了一大批铜器、玉器、石器等重要文物。从出土的镶棺玉板、玉饰件、金缕玉衣片及带有“淄川后府”“淄川北宫”等铭文的文物分析,东圈汉墓应是西汉淄川国某王及后妃的墓葬,是研究西汉诸侯王葬制的重要资料。 东南庄子石棺墓 东南庄子石棺墓,位于东南庄子村东南土埠上。现已发现两墓。其石棺均为长方匣形,石灰岩石质,由前、后堵头,两帮及盖和底组成。石棺图像以粗面阴线刻与凹面刻结合雕成,古拙夸张,分布于棺之内外壁。内容有象征宅院的门阙,看家护院的持戟武士,起避邪作用的蟠龙以及长青树、斗兽、饲养仙鹤、人物故事和云气及菱形对角连璧纹等图案。此类石棺在整个山东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是汉画像石墓葬起源及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环节。 - 自然资源 朱刘境内多山,雕刻石料丰富。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便利用本地石料资源,雕琢磨制出诸如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等造型别致的工具和兵器。秦汉时期,演变成较为独立的石雕刻行业。汉代是以雕刻画像石为主,隋唐时期则是雕刻石像、墓室装饰图案。明清以后发展到建材、用具、造像、碑刻等。清道光年间的泰山千佛殿前的对联,潍县城胡家牌坊及十笏园内一些刻石、青州范公亭内冯玉祥记事碑等,都是出自朱刘石雕艺人之手。 1950年后,朱刘石雕艺人应聘参加了首都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参与了重要石雕的制作。现石雕已成为朱刘的一项重要产业。 以下地名与朱刘街道面积相当:江苏盐城建湖县宝塔镇四川凉山州布拖县补尔乡四川资阳安岳县南熏乡安徽六安市金安区马头镇湖南衡阳珠晖区茶山坳镇山西临汾襄汾县赵康镇安徽滁州市南谯区腰铺镇江西九江修水县西港镇四川成都金堂县平桥乡广东汕尾市海丰县联安镇湖南岳阳湘阴县长康镇河南洛阳伊川县平等乡

朱刘东社区
朱刘东社区
朱刘西社区
朱刘西社区
万庄社区
万庄社区
钱家庄社区
钱家庄社区
戴家社区
戴家社区
侯家庄社区
侯家庄社区
大东庄社区
大东庄社区
刘坤家社区
刘坤家社区
东南庄社区
东南庄社区
西南庄社区
西南庄社区
魏家庄社区
魏家庄社区
九级社区
九级社区
张扬柴社区
张扬柴社区
三庙社区
三庙社区
山前社区
山前社区
山坡社区
山坡社区
圈子社区
圈子社区
石桥社区
石桥社区
北庄社区
北庄社区
刘家庄村
刘家庄村
小东庄村
小东庄村
都昌村
都昌村
牟家村
牟家村

朱刘街道景点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