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首页 湖北 武汉市 武昌区 粮道街道

粮道街道介绍

粮道街居武昌腹地,粮道街辖区西与中华路街相接,东起大东门铁路桥至彩电中心,北与积玉桥街相毗邻,南抵蛇山东北麓。1990年辖区面积1。523平方公理,有居民15109户、48077人。2000年辖区面积扩大到1。534平方公里,居民住户增加至17374户、人口增加至57976人,街办事处地址位于粮道街古刹巷特1号。现在辖区面积1.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万人。因清代粮道街衙门设于此地而得名。 粮道街办事处建制变迁历程。解放初期隶属于武汉市武昌办事处辖区第三公所。1952年经民主改政,建政成立粮道街办事处,1959年8月在城市人民公社运动中,与棋盘街、民主路街合并,定名为武昌人民公社曙光分社,1961年5月分社撤消,恢复粮道街办事处名称。“文革”中改名为中华路街,成立“三结合革命小组”,1970年底与棋盘街合并为中华路街,1971年5月成立革命委员会,1980年撤消革命委员会,重新恢复粮道街办事处名称。 建国以后设立的居委会,九十年代以前,该地区最多时有22个居委会组织;95年为了扩大居委会规模,划分为18个居委会,2000年又重新划分为12个社区居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居委会的人员结构、主要功能等方面正向年青化、法治化方向发展。95年以前,居委会人员组成,主要是退休人员和无职业年龄较大人员组成,平均年龄50岁以上。待遇上,基本属于为社会尽义务,其主要功能。参与城市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民间纠纷调解和社会治安等。居委会在城市管理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作用。居委会的设置,是新中国的佳作,是成功之举。 辖区内历史文脉深厚、历史文化储备十分丰富。有昙华林、戈甲营、太平试馆、马道门、三义村和花园山、螃蟹甲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迹。据《江夏志》记载: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桢-楚昭王,建治武昌花园山,朱桢第五子朱阵炜-为崇阳靖简王,王府设在此山,人称“崇福(府)山”,现留有“崇福(府)山巷”。清乾隆一刘姓文人在崇阳王府故基上,修建草堂、亭园,题门额“蔼园”,俗称“刘家花园”。清咸丰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在此山设立天主堂,民国17年武昌主教、美国传教士艾道原在天主堂侧创设花园山育婴堂。 粮道街是武昌文化教育较早发展起来的地方,早在明代就有芍庭书院的设立,今朱家巷省银行学校宿舍。清代又有迁入的江汉学院。同治10年(1871)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文华书院,是外国在武汉最早开办的学校。张之洞于1903年将丰备仓改办为东路高等小学堂。-于1920年创办私立学校,现为武汉中学。 该辖区是名人活动的云集之地;湖广总督林则徐在此地兴建丰备仓。1920年-曾在此地发表演讲,传播共产主义思想。中国0创始人之一,-同志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所在地,见证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也见证了阳翰笙、胡愈之、田汉、郁达夫、洪深、叶浅予、张曙、冼星海等为首的全国文化名流云集于团结抗战的历史。中国0先驱,恽代英、项英、陶铸、林育南、陈昌浩、王亚南、伍修权等都在此地留下足迹。辛亥名人熊十力、刘静庵、陈时、邵伯昌、刘公、石瑛等都在粮道街留下过身影。辛亥革命的军旗九角十八星旗、辛亥首义的军歌在这里诞生。 粮道街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武汉市武昌区中心,东抵沙湖,南距离武昌火车站1千多米,西距离武汉长江大桥1千多米,北邻武昌区委、区政府机关所在地,周边交通四通八达,民主路、粮道街、中山路、胭脂路两纵两横交通干线贯穿辖区,12条主要道路和40条街巷道路互联成网,交通十分便捷。1990年实施民主路扩建工程,原1500米长的沥青路主干道和人行道宽10米,扩建后宽为20米。1994年小东门至螃蟹甲2000米长的泥泞路,原宽8米,扩建后宽为35米。1994年实施胭脂路道路扩宽工程,由原来宽6米,扩建后宽为20米。2000年实施粮道街道路扩建工程,原3000多米长,宽4米,扩建后宽为20米。后补街、昙华林等街巷也由过去窄小破损路面变为平整的水泥路,辖区内旧城改造所形成的住宅小区遍布整个辖区,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 粮道街辖区,解放以后文教事业发展很快,教育资源丰厚,是子女教育首选居住地。辖区内有湖北省美术学院、湖北中医学院、湖北金融专科科学校3所大专院校。有武汉中学、文华中学、市十四中学、粮道街中学4所中学。有昙华林小学、后补街小学、胭脂路小学、棋盘街小学4所小学。胭脂幼儿园一所。 武汉解放后,粮道街地区经济获得了新生,辖区经济发展较快,中小型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企业、商业发展迅速,九十年代左右,辖区内共有国有、集体企事业、商业单位56个,从事电力建设、医药生产、模具制作、塑料产品生产、票据印刷、防火器材生产、人防工程建设、布匹纺织、瓦楞制作等方面生产以及粮食、百货、菜场的经营,为建国以后保障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湖北省电力一公司、湖北印刷厂、湖北省汉剧团、市电信七分局、武汉市第二制药厂、武汉市虹模具厂、武汉市公安消防厂、武汉市试验织布厂、武汉市人防公司、武汉市胶管厂、武汉市冷冻四厂、江南瓦楞厂、武汉市塑料八厂等企业,在90年代以前有过辉煌的发展历程,长虹模具厂是当时中南地区维一的一家模具生产厂家,湖北印刷厂是国家定点票据印刷厂,湖北省电建一公司至今在东南亚地区显有盛名。湖北省中医附院、武警总医院、市结防所、武昌中医院、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了极大方便。随着经济的发展,辖区的企业结构发生了变化。1997年-2000年先后划转工业、商业企业19家,粮道街办事处相继对企业进行了股份合作制、租赁经营和出售等一系列的改制。1991年国有事业单位湖北省彩电中心落户粮道街。1999年民营企业东龙房地产开发公司,2000年民营企业宜家,恒昌建材装饰市场相继落户粮道街辖区。 街道经济是从80年代开始起步。粮道街在1986年产值730万元,全年利润50。21万元。街道经济发展历经几个探索阶段;一是从80年代开始,因地制宜举办第三产业阶段.二是1988年-1995年开发摊栅阶段。三是1995年至1996年开展了引进挂靠企业、市场建设以及创“亿元街”活动阶段。四是1997年以后开展引进民营企业阶段。五是发展税源经济阶段。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商家办市场,粮道街辖区的经济正朝着良性势头发展,现主要有恒昌建材市场、冷冻市场、长虹集贸市场、马蹄营集贸市场、胭脂路山衣坊、小东门量贩店、知音超市、思达建材装饰市场、宜家装饰材料广场、武商胭脂路量贩店。街道经济实力得到加强。1999年实现了创“市级经济强街”的目标。2000年销售销售收入52326。8万元;利润4291。2万元;入库税金1021万元。 粮道街办事处2000年以前几项突出工作;一是开展了食品卫生检查和灭鼠、灭蚊蝇等一系列“爱国卫生”工作,成效显著,辖区内基本没有蚊蝇。二是1990年开展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在全市街道中率先达标,标志着街道治理城市环境的新起点。三是辖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文体活动丰富。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试验小区”创建工作中,取得成效,1991年粮道街“试验小区”得到了全国关心青少年成长协会的表彰,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表彰会上,作为先进单位之一介绍经验。1991年1月14日美国前总统法律顾问、美国社区科学协会主席沃尔夫岗教授在国家教委、-、省、市公安厅领导的陪同下到粮道街视察综治工作。1999年荣获市级文明街道。2000年荣获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称号。

胭脂路社区
胭脂路社区
昙华林社区
昙华林社区
戈甲营社区
戈甲营社区
花园山社区
花园山社区
棋盘街社区
棋盘街社区
民主路社区
民主路社区
小东门社区
小东门社区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
中山桥社区
中山桥社区
东龙社区
东龙社区

粮道街道景点列表